《红楼梦》第十九回,写的是元妃省亲刚刚回宫,还在年节上,贾府上下仍旧在热闹的庆祝佳节。用秦可卿的话说,贾府正处在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繁华盛世。一场天大的热闹之后,稍微冷却下来的人心便开始有些无所适从、百无聊赖了。正在无聊之际,东府大爷贾珍派人来请宝玉看戏放花灯。
台上的戏热闹到不堪的地步,“倏尔神*乱出,忽又妖魔毕露,甚至于扬幡过会,号佛行香,锣鼓喊叫之声远闻巷外。”宝玉实在不堪忍受,于是找到小厮茗烟,欲出去走走。两人商议后,宝玉决定去找放假回家的袭人。
一个公爵府的小少爷突然降临袭人的贫寒之家,袭人的母亲和哥哥自然是惊喜的。“花自芳忙出去看时,见是他主仆两个,唬的惊疑不止,连忙抱下宝玉来,在院内嚷道:‘宝二爷来了!’”
忽然想起赵姨娘对宝玉的一个评价,“活龙”。这时候的宝玉,可不是像一条活龙突然飞临到这户贫寒人家一样吗。袭人家是因为不能过活才将她卖于贾府为奴的,后来因为袭人的帮扶才过的像个样子了,但终究是贫寒人家,如何能与贾府这样的侯门大户相比。平日恐怕想见一见宝玉这样的侯府少爷都不容易,今日突然临门,怎么能不惊喜,怎么能不受宠若惊呢!
想必心里最为惊喜和得意的应该是袭人了。宝玉贵为公侯少爷,却降下身份来到家里看望她,这个在一般人看来“活龙”一样的豪门少爷,却独独对自己如此在意、如此倚重,袭人怎能不欢喜呢!
就在宝玉进门之前,袭人的母亲和哥哥正在商议着要向贾府赎了她回去,袭人自然是一万个不愿意了。最初卖入贾府为奴,实属贫寒相逼下无奈之举。然而贾府众人都慈善以对,尤其后来贾母将自己给了宝玉,整个怡红院的丫鬟中就自己最大,宝玉身边所有大大小小的事都是自己说了算。加上宝玉也是另眼相待,在第五回神游太虚幻境之后,二人还有了实质上的床第之事。贾母和王夫人也都有意将她作为宝玉未来的姨娘,在贾府几年的任劳任怨,才挣得这样的一席之地,如今怎么能如母兄所说赎身出来呢。可是,袭人的这些心里话却无法跟母兄说。所幸,就在这时,宝玉却来了。
原文:别人听见还可,袭人听了,也不知为何,忙跑出来迎着宝玉,一把拉着问:“你怎么来了?”宝玉笑道:“我怪闷的,来瞧瞧你作什么呢。”袭人听了,才放下心来,嗐了一声,笑道:“你也忒胡闹了,可作什么来呢!”
袭人自然是如来了救星一样,因为正不知道如何向母亲解释自己不愿意出来的原因呢。宝玉一来,袭人用自己的行动向母亲和哥哥表现出了她和宝玉不一般的关系。
原文:花自芳母子两个百般怕宝玉冷,又让他上炕,又忙另摆果桌,又忙倒好茶。袭人笑道:“你们不用白忙,我自然知道。果子也不用摆,也不敢乱给东西吃。”一面说,一面将自己的坐褥拿了铺在一个炕上,宝玉坐了,用自己的脚炉垫了脚,向荷包内取出两个梅花香饼儿来,又将自己的手炉掀开焚上,仍盖好,放与宝玉怀内,然后将自己的茶杯斟了茶,送与宝玉。彼时他母兄已是忙另齐齐整整摆上一桌子果品来。袭人见总无可吃之物,因笑道:“既来了,没有空去之理,好歹尝一点儿,也是来我家一趟。”说着,便拈了几个松子穰,吹去细皮,用手帕托着送与宝玉。
这里连着用了四个“自己的”,除了日常照顾宝玉了解他的性情外,恐怕多少有一些做给母兄看的意思吧。如果说这一段还不是很明显,那么接下来这一段似乎更明显了。
原文:宝玉笑道:“你就家去才好呢,我还替你留着好东西呢。”袭人悄笑道:“悄悄的,叫他们听着什么意思。”一面又伸手从宝玉项上将通灵玉摘了下来,向他姊妹们笑道:“你们见识见识。时常说起来都当希罕,恨不能一见,今儿可尽力瞧了。再瞧什么希罕物儿,也不过是这么个东西。”说毕,递与他们传看了一遍,仍与宝玉挂好。
袭人向宝玉说“悄悄的,让他们听见了什么意思”。可是这样的耳语,在一间小小的屋子里,母亲、哥哥、还有三五个表姐表妹,这一堆人怎能看不见他们两人这如此亲昵的表现呢。袭人接着直接将宝玉项上的通灵玉摘了下来,没有打招呼,也没有征求宝玉的同意。这个动作,更是亲昵,这个时候怎么就不顾及宝玉不让陌生人碰自己东西的怪癖了呢?袭人向姊妹们说:“再瞧什么希罕物儿,也不过是这么个东西。”这话语听起来,怎么都有点炫耀的感觉吧,你们时常认为的稀罕物,在我眼里也不过就是这么个东西而已。这一连串的举动,袭人的心里是何等的自豪。她的这些表现也没有白费,一番过后,母亲和哥哥都看在眼里,心下自然明了。
原文:忽然宝玉去了,他二人又是那般景况,他母子二人心下更明白了,越发石头落了地,而且是意外之想,彼此放心,再无赎念了。
看来,袭人的一番表现确实是起到了作用,母亲和哥哥立刻明白袭人与宝玉的关系,知道了袭人在贾府的地位,便再也不起赎身之念了。都说曹雪芹没有一处闲笔,宝玉百无聊赖之时,一时兴起跑到了袭人家里,此行却无意中帮助袭人打消了家人赎身的念头,真可谓神*之笔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