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私家菜盛宴 [复制链接]

1#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千家万户的习俗都是乐融融地团聚在家里吃年夜饭。一到大年三十,各家父母都会大显身手,烹饪出有自家特色的年夜饭。那时,我家同层邻居就有宁波人山东人广东人,年夜饭做得富有地域特色。

过年前买菜买副食品很闹猛。采购大*几乎都由放寒假的学生组成。元旦过后,商业部门会向全市居民发放副食品供应卡和五颜六色的定量供应票。鱼每人一斤,鸡蛋每户3斤,鸡鸭每户2斤以上一只,牛肉是专门供应回民的,每人3斤。

那时,因为家中没有冰箱,采购副食品的高峰都集中在大年夜的前两天。小菜场清晨5点开秤,我家一般是哥哥4点就把我们从睡梦中拉醒。到菜场后,他分配我们在鱼肉禽蛋摊位前排队,还为晚到邻居放个菜篮子或是一块砖头,以示这个位置有人已排着了。哥哥是我家买副食品的总负责,他在几个摊位巡视,看我们弟妹谁排到了,他就进队列按照父亲给出的清单挑选副食品付钱。

那时,年夜饭所以有年味,还在于菜肴都是我们兄弟姐妹配合父母完成的,有参与感。大年夜前一个星期,哥哥去把定量供应的年糕买来,泡在一个缸里,以备春节期间食用。我最爱吃父亲做的*芽菜肉丝炒年糕。哥哥和我还要将买来的糯米,磨成水磨糯米粉。那时,居委会有个石磨供居民预订借用。哥哥将石磨搬来后,我和他就轮着2调羹糯米加一调羹水,磨糯米粉。磨完后将水磨粉放在一个面粉袋里,挂在北阳台上沥干,以备母亲年三十晚上包汤圆。

那时,厨房是4家合用的。小年夜的厨房特别热闹,家家都在预制年夜饭菜肴的半成品。母亲在小年夜要做好二三十个蛋饺,煎好做熏鱼的青鱼片,烹饪好水笋红烧肉,四喜烤麸。

大年夜的上午,父亲要关嘱我调制好色拉油。那时,市场上没有现成的色拉油供应,父亲教我用蛋清怎么打制成色拉油。父亲做的土豆蛋白小豌豆拌起来的色拉特别美味。

那时,大年夜还不是放假日,但各单位的领导都很人性化,下午都可以早早走人。父亲回到家里,系上围兜,便非常投入地热炒各道大菜。松子*鱼,炸猪排,炒鳝丝,在肉浆中加入马蹄的红烧狮子头,红烧栗子鸡——都是父亲的拿手招牌菜。

“吃年夜饭喽!”父亲乐呵呵地端上一个热气腾腾的铜制暖锅,则预示着父亲完成了年夜饭所有的菜肴。这个铜制暖锅底座里还能看到黑色的木炭,燃烧出火红火红的火苗。

我家是个大家庭。年夜饭祖孙三代同桌,人气旺乐融融。家里日常用的的八仙桌不够用了,得加上一个圆台面,满满坐上12个人。父亲在我们家是大山,年夜饭要等父亲歇手坐定后才能开吃。母亲先是给祖母倒上一小杯红酒,然后给父亲倒上一杯暖好的*酒。我们兄弟姐妹倒上自己爱喝的果子酒或是汽酒。祝贺新年的话每年都由母亲说。母亲总朴素地说上这几句话: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工作顺利,年年有余!

在那个经济困难的时代,千家万户平时都以素食为主。老百姓都把年夜饭视作开年盛宴。现在家家户户都有条件把年夜饭移到饭店里去享用了。但年夜饭也由此失去了家人参与制作的闹猛和程序中的年味。(陆海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