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道教全真道北五祖和全真七子指的是哪几 [复制链接]

1#

全真教,道教主流教派之一,嗣老君遗教、秉东华演教、承钟吕传教,开宗于辅极帝君王重阳。以全老庄之真、苦己利人为宗旨。全真道北五祖,中国道教的一个重要支派——全真教(又称全真道)所尊的北宗五祖,他们分别是:青阳起派紫府东华帝君辅元立极天尊(王玄甫祖师)、正阳继派终南洞天帝主飞行救劫天尊(钟离权祖师)、纯阳演正警化孚佑帝君兴行妙道天尊(吕洞宾祖师)、海蟾明悟弘道纯佑帝君启南兴教天尊(刘海蟾祖师)、重阳广教兴玄育德帝君飞雨妙化天尊(王重阳祖师)

全真道派,也称全真教和全真道,是道教的最重要的宗派,始终代表着全球道教主流,被天下奉为“太上玄门正宗”。该宗嗣太上老君遗教,秉东华帝君演教,承正阳帝君钟离权和纯阳帝君吕洞宾二祖传教,开宗于重阳全真开化辅极帝君王重阳。以全老庄之真为宗旨,从更高的地方向老庄回归,并逐渐包容合并了太一道、真大道和金丹南宗,虽提倡“三教平等”但从未敢离道,开启了道教浓墨重彩的新篇章。

东华帝君王玄甫

东华帝君王玄甫祖师,道经中称之为“少阳帝君”。《金莲正宗记》称其为太上之传人(太上金母白云帝君),号东华子,称”东华帝君“或”紫府少阳君“,为北五祖之第一祖,又称之为汉代人,生而奇表,幼具玄风,白云上真喜而爱之,携入山中,以青符玉篆,金科灵文,大丹秘诀,周天火候,青龙剑法授之。后传道于正阳帝君钟离权。后于终南山凝阳洞传长生真诀、金丹火候、青龙剑法与正阳帝君钟离权,其后形成全真钟吕金丹派。

白云上真见而爱之曰:天上谪仙人也,乃引之入山,授之全套道家秘而不传的功法。遂隐于昆嵛山中,修养性命。后传其道于正阳帝君钟离权,再传吕洞宾,王重阳遂开全真道教。而《金莲正宗仙源像传》则说帝君姓王,不知其名,世代地里皆不详。得太上之道后隐修于昆嵛山,号东华帝君;复居于五台山紫府洞天,故称“紫府少阳帝君”;后显灵于终南山凝阳洞,以道授钟离子。宋德方之弟子秦志安所撰《金莲正宗记》(成书于年),序言中说:“是教也,源于东华,流于重阳,派于长春。”卷一所载全真道祖师传记,首列东华帝君······授度门人正阳真人钟离云房,嗣弘法教。所有圣迹,不能具述,全真之道,由此滥觞,故立之以为全真第一祖也。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叙述就比较详细,帝君不仅有名有姓,而且有诞辰日、成道日、籍贯、修炼思想等,文曰:“上仙姓王名玄甫,汉代东梅(今江苏连云港西部)人,师白云上真,得道。一号华阳真人,六月十五阵世,十月十六上升。后传道于钟离觉,即正阳子钟离权也。有诗一章载《棍成集》,其诗曰:

华阳山里多芝田,华阳山叟复延年。

青松岩畔离柯下,白云堆里故飞泉。

不寒不热神荡荡,东来西往气绵绵。

三千功行好归去,休向人间说洞天。

综上所述,东华帝君一般认为得道为仙是经过由人而神的过程,即先人后神的过程。但也有生而为仙者,据杜光庭《仙传抬遗》载:“帝君盖青阳之气,万神之先也。居太晨之宫。紫云为盖,青云为城,仙僚万亿,校录仙籍,以禀于老君,所谓王仙者,乃尊高贵上之称,非其氏族也,斯言盖得之欤!”可见唐以后,东华帝君的地位十分显赫。

元世祖至元六年(年)正月,诏封其为“东华紫府少阳帝君”。后,元武宗又加封为“东华紫府辅元立极大道帝君”。《全真列祖赋》载:“龙汉以前,赤明之上,全真之教固已行矣。但圣者不言而天下未之知耳。逮我东华帝君王公者,分明直指曰:此全真之道也,然后天下惊骇倾向而知所归依矣。帝君乃结庵于青海之滨,受诀于白云之叟,种黄芽于岱阜,煅绛雪于昆嵛,阴功善被于生民,密行远沾于后裔,然后授其道于正阳子钟离公者。”

王玄甫在人间百年,殊无衰老之容。王曾学道于赤城霍山,服青精石饭,得日精丹景之法,能内见五脏。王玄甫又得白云上真真传,精修三年,尽得其妙。于是背负双剑,行侠仗义。欲除恶扬善时,运太极真一之气,则双剑腾空飞起,事毕复还。有诗赞曰:“隐隐龙楼霭瑞霞,风流紫府少阳家。昆吾高耸光千丈,初放全真第一花。”

《仙传拾遗》云:帝君盖青阳之元气,万神之先也,居太晨之宫,紫云为盖,青云为城,仙僚万亿,校录仙籍,以禀命於老君。所谓王姓者,乃尊高贵上之称,非其氏族也。斯言盖得之欤。元世祖皇帝封号东华紫府少阳帝君,武宗皇帝加封东华紫府辅元立极大帝君。”

元彭致中编《鸣鹤余音》卷三收有王重阳祖师的《满庭芳》词,上阕云:“汝奉全真,继分五祖,略将宗派称扬。老君金口,亲付与西王圣母,赐东华教主。东华降钟离承当,传玄理,富春刘相,吕祖悟黄梁。”可见,全真道将东华帝君尊为始祖,认为王玄甫祖师即是东华帝君下降,并尊其为“北五祖”之首。王玄甫祖师,又名王少阳,师事白云上真,为汉代山东人。元世祖时敕尊为“东华紫府少阳帝君”。元武宗时加尊为“东华紫府辅元立极大道帝君”。

正阳帝君钟离权

帝君姓钟离名权字云房(参见八仙条),号正阳子,五代京兆咸阳(今陕西咸阳)人,一云燕台(今北京)人。面容慈善,身材魁梧,贯文通武,长八尺七寸,须髯过腹,目含神光,仕汉为将军,出兵不利,隐遁终南山,得赤符玉篆,金科灵文,大丹秘诀,周天火候,青龙剑法于东华帝君。后又隐于晋州羊角山,与世隔绝,束发为双譬,采槲叶为衣,自称“天下都散汉钟离权”。道成,天真喝号太极太宫真人。神游人间,变化无常,世人往往遇之,有诗颂曰:

生我之门死我声,几个惺惺几十误;

夜来铁汉细寻思,长生不死自人做。

作《破迷证道歌》、《灵宝毕法》行于世。今终南山凝阳洞传道观即为其遇东华帝君处;咸阳周曲湾正阳宫即为其故居。

《白云仙表》称正阳帝君曾祖讳朴,祖讳守道,父讳源,当后汉末年皆据要律,有功于国。师少工文学,尤善草圣,身长八尺七寸。仕至佐谏议大夫,因表李坚边事不当,谪为南康知军,汉亡复仕于晋,与偏将军周处领兵,失利逃于乱山,得遇东华帝君,遂弃俗入道。

《宣和书谱》卷十九云:“神仙钟离先生名权,不知何时人,而间出接物。自谓生于汉,吕洞宾于先生执弟子礼。”

钟离权著《破迷证道歌》,认为修道应以先天一炁为本,“一炁循环无阻碍,散在万物与人身。”只有金木合交,铅汞交结,龙虎合欢,子母相会,神炁归根,合于混沌未分真,则金就丹成。这样就能产生仙胎,炼成纯阳之体,“聚则成形,散则成炁,返本还原太虚同”。强调内丹炼养,创内丹药物、采取、火候之理论,崛起内丹道之先声,故被全真教尊为北派第二祖。元世祖诏封其为“正阳开悟传道真君”,元武宗加封为“正阳开悟传道垂教帝君”。

纯阳演正警化孚佑帝君吕洞宾

纯阳祖师孚佑帝君吕洞宾,道教主流全真派祖师。名喦(喦”或作“岩”),字洞宾,道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河东蒲州河中府(今山西芮城永乐镇)人,现在山西运城市芮城有元代丘处机奉皇帝御旨兴建的永乐宫,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名大纯阳万寿宫。吕洞宾是道教中的大宗师。目前道教全真派北派(王重阳真人的全真教)、南派(张紫阳真人)、东派(陆潜虚)、西派(李涵虚),还有隐于民间的道门教外别传,皆自谓源于吕祖。原为儒生,40岁遇郑火龙真人传剑术,64岁遇钟离权传丹法,道成之后,普度众生,世间多有传说,被尊为剑祖剑仙(天下剑仙之首)。据《全真诠绎》记载,于北宋期间应八仙之首铁拐李邀在著名仙苑石笋山聚会时列入八仙(铁拐李、钟离权、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之列。

孚佑帝君姓吕名岩字洞宾,号纯阳子。世称吕祖或纯阳祖师,唐德宗贞元丙子年(年)四月十四日生于山西蒲坂县(今山西济县)永乐镇招贤里,幻登仕途,屡考不第。后游沣水之上而遇正阳子,历经“十试”后,始知“黄粱梦觉忘世上之功名”,遂入道,得金丹太乙之功于正阳子,后隐庐山修成仙道。常翱游人间自称回道士,时隐时现,变幻莫测。时有诗曰:

捉得金精作命基,日魂东畔月华西;

于中炼就长生药,服了还同天地齐。

曾在邯郸逆旋,授于卢生一枕,又于东邻沈氏家赋诗以榴皮书壁,其灵迹正籍野史中不可胜数。

《金莲正宗仙源像传》称其生于唐贞元丙子年(年),咸通三年(年)六十四岁,进士及第,游于长安酒肆(今西安东关八仙宫门前)遇钟离权,经十试皆无所折,连得授大道天遁剑法,龙虎金丹秘文。其潜心修炼,百余岁而童颜,故《宋史·陈持传》曰:“步履轻疾,倾到数百里。”

《历代神仙通鉴》称其曾祖讳延之,终浙东廉使。祖讳渭,终礼部恃郎。父讳让,为太子右庶子,迁海州刺史。母王氏夫人,于贞观丙午年(年)四月十四巳时,天乐浮空,一白鸿似鹤,自天入怀而生。取名绍先,有黑子于左眉角。大如箭头,后变赤色,周岁即能诵读。五岁时,诸子之经无不皆通,二十岁时,娶刘棱尉之女为妻,但终不肯近之。既长,身长八尺二寸,淡黄笑脸。

纯佑帝君刘海蟾

纯佑帝君姓刘名操字宗成,号海蟾子,又字昭远。道教尊为“海阳嗣派九天扶正帝君”、“海蟾明悟弘道纯佑帝君”、“启南兴教天尊”等,居海阳洞天。五代燕山(今北京西南宛平)人。在辽应举,中甲科进士,事五代燕主刘守光,官至丞相。平素好性命之学,崇尚黄老之道。相传一日一道士拜谒,自称正阳子,海蟾师之以宾礼,问其姓名,默而不答。向海蟾索要十枚铜钱和十月鸡蛋,间而相垒而不坠。海蟾惊呼曰:“危坠!”道人即笑曰:“相公地位比这更危险!”说完,弃鸡卵、铜钱于地,长笑而去。海蟾忽然开悟,于是散家财,辞官职,离妻别子,易道服,远游秦川。他常往来于华山与终南山之间,复遇正阳子授以丹诀,后得道仙去。曾有歌曰:

醉骑自驴来,倒提铜尾柄。

引具碧眼奴,担十独胡瘿。

自忘尘世事,家住葛洪井。

不读黄庭经,岂烧龙虎鼎。

独立都市中,不受俗人请。

欲携霹雳琴,去上昆仑顶。

吴牛卖十角,溪目耕半顷。

种黍酿白醪,便是神仙境。

醉卧古松荫,闲立白云巅。

要去即便去,直入秋霞彩。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49称,刘祖于五代仕燕主刘宗光为相,先遇正阳子钟离权祖师点化,辞官寻道,后遇吕纯阳祖师,授以丹道,乃归隐代州凤凰山。《金莲正宗仙源像传·刘海蟾》称,刘祖年十六,登辽之甲科,仕至上相。嗜性命之学,未究玄蕴。忽有道人来谒,师以宾礼延之。问其姓名,默而不答,惟索鸡卵十,金钱一,以金钱置案上,垒垒叠十卵不坠。师叹曰:“危哉。”道人曰:“公身命俱危,更甚于此。”师复问曰:“如何是不危底?”道人乃敛鸡卵、金钱掷之于地,长笑而去。刘祖于是顿悟,因夜宴,尽碎宝器。第二日便解相印,易道衣,佯狂歌舞,远游秦川。再次遇道人,得授丹诀,才知是钟离权祖师。

简单地说,有道士来访,祖师以宾客之礼相待,问道士的姓名,默而不答,只是要他拿出鸡蛋10个,金钱10文,以每一文钱间隔一个鸡蛋,将钱和蛋层层垒叠,10蛋和10钱垒成了一个塔状,而并没有坠下来。海蟾惊叹说:“危险!”道士告诉他:“你身家性命面临的危险,更甚于此。”海蟾问:“如何摆脱这种危险?”道士并不作答,而是拿起鸡蛋、金钱,掷之地上,然后长笑而去。

原来,道士是说他身居高位,这高位就像叠垒起来的鸡蛋一样,随时有可能坠毁。而要摆脱危险,免去杀身之祸,就要抛弃荣华富贵,就像道士将鸡蛋、金钱掷于地上一样,弃荣华富贵如敝履。第二天,解下相印,穿上道士的服装,假装发狂而舞,出了燕国,远游秦川去了。在路上又遇到那位道士,道士授给他服丹成仙的口诀。海蟾方知他是正阳子钟离权祖师。

刘祖后再遇到纯阳子吕洞宾祖师,得授于清静无为、养性修命、金液还丹等道法,得道成为真仙。并追随钟吕两位祖师遁迹于终南、太华之间,不知所终。后传门人董凝阳、张紫阳。著有《还金篇》、《黄帝阴符经集解》等。

据《列仙全传》卷七记载,刘祖遁迹于终南山下,丹成,有白气自顶门出,化为鹤,飞冲天。宋李石《续博物志》卷二云:海蟾子姓刘名昭远,华山陈抟馆之道院,与种放往来。盖五代宋初人。宋柳永《巫山一段云》词:“贪看海蟾狂戏,不道九关齐闭。”清代《通俗编》中也有“刘元英,号海蟾子,广陵人,仕燕主刘守光为相……海蟾二字号,俗呼海蟾,更言刘海戏蟾。”据传刘祖修道后,道号“海蟾”,连起来就叫作刘海蟾,而后来就渐渐地演变成刘海“戏”金蟾了。金蟾以金为食,刘海捉金蟾时,常用一串金钱为诱饵,相钓金蟾。

于是,民间就有“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之说。在我国南方,每当稻田里的粮食成熟之际,孩子们就用自制的“钓杆”,下到田里,以棉团、蝗虫、蚯蚓等为饵,去钓田里的青蛙等小动物,这或许也是仿照“刘海戏蟾”的缘由。因而,刘祖在某些地区的被尊为财神,信仰颇广。

辅极帝君王重阳

辅极帝君王重阳祖师(年—年),原名中孚,字允卿,又名世雄,字德威,入道后改名喆,字知明,道号重阳子,故称王重阳。北宋末京兆咸阳(今陕西咸阳)大魏村人。

中国宋代道士。出生于庶族地主家庭。幼好读书,后入府学,中进士,系京兆学籍。金天眷元年(),应武略,中甲科,遂易名世雄。年47岁,深感“天遣文武之进两无成焉”,愤然辞职,慨然入道,隐栖山林。金正隆四年(),弃家外游,自称于甘河镇遇异人授以内炼真诀,悟道出家。金大定元年(),在南时村挖穴墓,取名“活死人墓”,又号“行菆”,自居其中,潜心修持2年。三年,功成丹圆,迁居刘蒋村。七年,独自乞食,东出潼关,前往山东布教,建立全真道。

其善于随机施教,尤长于以诗词歌曲劝诱士人,以神奇诡异惊世骇俗。在山东宁海等地宣讲教法。同时,先后收马钰、孙不二、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郝大通、王处一为弟子,遂后建立全真教团。收弟子7人,后世称全真教七真人。十年携弟子马钰、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4人返归关中,卒于开封途中。葬于终南刘蒋村故庵(今陕西户县祖庵镇)。

(修炼)要旨

王重阳重视性命之学及内丹修行,主张去除世俗欲念。他曾经对马钰说“凡人入道,必戒酒色财气、攀缘爱念、忧愁思虑,此外更无良药矣”。王重阳的诗词中有仔细陈述酒、色、财、气对修行的害处,例如在《西江月四害》一词中云:堪叹酒色财气,尘寰被此长迷。人人慕带似醯鸡,乱性昏神丧慧。独我摇头不管,介然甘守孤恓。粗衣粝食淡黄虀,养就胎仙既济。

法论自转图

他认为酒、色、财、气会令人沉沦,丧乱失神,故在生活上的衣食亦应以简朴为主,才能在修行上取得成功。他又以诗分别论述四害如何损害人的精神及身体:

在《酒》诗中,王重阳认为“酒”恶唇,赃口,对人对己都没有好处。

在《色》诗中,王重阳认为“色”多祸,消福,损耗身体,败坏仁德。

在《财》诗中,王重阳认为“财”作孽,为媒,沦丧德性,招惹灾祸。

在《气》诗中,王重阳认为“气”伤神,损胃,争强好胜于情于法都不符合。

除了戒绝酒、色、财、气外,王重阳亦教导门人要保持心中清静,过简单自然的生活,修养性命。他在《三州五会化缘榜》中教导会众:修行不要走旁门左道,饥来吃饭,睡来合眼,刻意的打坐、学道都不用,只需屏除杂念,心中清净,自自然然就是修行。

上述的教导应该是王重阳在五会草创时对教徒的概略指点,因此劝勉他们不用急于求成,而是应该先由生活的基本做起,以清静为基础,再实践“真功真行”。后来全真道士晋真人在解释何为“真功真行”时就指出:要修得道果,必须积德行善,自然可以感动天地。除了真心实意的清修,还要济贫拔苦,救人患难,劝人向善,只有言行都先人后己,没有一点私欲,才是真正的“真功真行”[32][33]。所以“真功”是指静虑心神后的内练功夫,“真行”就是指无私的助人善业,当中包括入世的救济及弘道宣教。

王重阳在修行上十分注重性与命的修持,例如他在《重阳立教十五论》、《第十一论混性命》中提到“性者神也,命者气也。性若见命,如禽得风,飘飘轻举,省力易成。”可见他认为性与命对修行同样重要,是互相增益的。王重阳亦视内丹为通向证道的阶梯,在他关于修行主题的诗词中有大量运用内丹术语的作品。例如以下这首以《修行》为题的七言律诗:断云飞尽月光明,返照神舟傍岸行。水火相逢开正路,木金间隔定长生。黑铅赤汞分南北,白虎青龙换甲庚。依此修持真了了,空中结就玉丝棚。

方中炼神

他另外一首以《金丹》为题的七言绝句亦直接表现出重视返归真性、去除凡思俗念、以身体作丹炉的内丹修持思想:本来真性唤金丹,四假为鑪炼作团。不染不思除妄想,自然衮出入仙坛。

北五祖宝诰

至心皈命礼

大道开先,玄元阐化。教垂今古,谥号东华。接汉室之将军,隐终南而仙契。过化每超于劫运,示现长在于尘寰。启唐朝之英贤,悟神仙之秘诀。飞剑货药,警化无方。金廷丞相之高标,宝印力辞之勇决。霞裾上陟,南北统宗。天复挺于人豪,道遍通于四海。发金莲之七朵,演仙派于十方。长生理被于古今,玄妙天垂于率土。恢弘至道,广度愚迷。慈悲济苦,全真祖师。东华紫府,辅元立极大道帝君。正阳开悟传道垂教帝君。纯阳演正警化孚佑帝君。海蟾明悟弘道纯佑帝君。重阳全真开化极辅帝君。五祖阐道天尊。

全真七子为道教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的七位嫡传弟子。即马钰(丹阳子)、丘处机(长春子)、谭处端(长真子)、王处一(玉阳子)、郝大通(太古子)、刘处玄(长生子)和马钰之妻孙不二(清静散人)。

王重阳修成正果飞升后,全真七子在北方广泛传播全真教,并且各立支派,即:马钰遇仙派、丘处机龙门派、谭处端南无派、刘处玄随山派、郝大通华山派、王处一全真派、孙不二清静派。这其中,又以丘处机及其龙门派影响最大。其大多出身世家大族,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文化修养,师承王重阳三教合一思想,虽各创一派,但宗教思想和修炼方式大致相似。

马丹阳(—)原名从义,字宜甫,后更名为钰,字玄宝,号丹阳子。山东宁海人。家世为地方大族。金大定七年(),王重阳到宁海传布全真道,他抛弃千金家产,皈依其道。自此励行苦节,潜心修炼。王重阳临死以前,将全真秘诀传与丹阳,托为全真传道事业的直接继承人。后来历尽艰辛,矢志宏道,后人赞评他为“启迪全真,发挥玄教者也”。传有全真道遇仙派。元世祖至元六年(),赠封“丹阳抱一无为真人”。著有《洞玄金玉集》、《神光灿》、《渐悟集》等,均收入《正统道藏》太平部。另《道藏》太玄部收有《丹阳真人语录》一卷,题为马钰述,金人王颐中集。

孙不二(—)法名不二,号清净散人,或称孙仙姑。宁海人。马丹阳之妻,金大定九年(),王重阳度化出家,授修道秘诀。她独处静室,面壁炼心,七年功成。后游历伊、洛,传道度人。大定二十二年羽化于洛阳。传有全真教清净派。元至元六年(i年),赠封为“清净渊真顺德真人”。《道藏精华录》收存有《孙不二元君法语》一卷、《孙不二元君传述丹道秘书》。

谭处端(—)原名玉,字伯玉。后改名为处端,字通正,号长真子。宁海人。涉猎经史,尤工草隶,为人慷慨重孝义。素患风痹,药石不能治。金大定七年(),王重阳来山东传道,便投奔重阳,求其医治,隔宿而愈。自此诚心皈依全真道,追随王重阳,朝夕参请,多得玄旨,摒绝思虑,泯灭人我,苦心修炼。王重阳逝世后,隐迹伊、洛之间。大定二十五年卒于洛阳朝元宫。传全真道南无派。元世祖至元六年(),赠封“长真云水蕴德真人”。有《水云集》传世,今存于《道藏》太平部。

郝大通(—)名磷,字太古,号恬然子,又号广宁子,自称太古道人,法名大通。宁海人,好读黄老庄列方外之书,擅长卜卦占筮之术,尤精于《大易》。金大定八年(),受王重阳法启发,皈依全真教。金大定十五年(),乞食沃州,突有所悟,遂静坐于沃州桥下,忘形炼功六年,从不言语,人称“不语先生”。相传九转功成后,杖履北游,在真定间传教度人。崇庆元年在宁海先天观羽化。创有全真教华山派。元世祖至元六年(),赠封为“广宁通玄太古真人”。著有《太古集》四卷,收存于《正统道藏》。

王处一(—)号玉阳子,一说号全阳子。宁海人。金大定八年()被王重阳收为弟子。长期隐居文登县云光洞,“九夏迎阳立,三冬抱雪眠”,炼形九年,终得大道之要。金大定二十八年(),应召赴阙主持万春节醮事。金章宗承安二年(),召问养生之道、性命之理,答以道家清静无为、内丹造化、不为而成诸说,“所对莫不允合上心”。金宣宗贞韦占五年()羽化于圣水玉虚观。传有全真教嵛山派。元代至元六年(),赠封“玉阳体玄广度真人。”撰有《云光集》四卷,《西岳华山志》一卷,均收入《正统道藏》中。

刘处玄(—)字通妙,号长生子。东莱人。自幼丧父,事母谨孝,不慕荣华,清静自守。金大定九年(年),王重阳携马丹阳等人到掖城传道,收刘处玄为徒。从此跟随王重阳,王重阳去世后,独自隐遁于京洛,静心炼性。金大定二十八年(年),在昌阳主持斋醮,设坛祷雨,颇有应验。承安三年(年),金章宗派使者接入宫庭,待如上宾。次年乞请还山,章宗赐铭“灵虚”,以光耀祖庭。泰和三年羽化。传有全真道随山派。元代至元六年(年),赠封“长生辅化明德真人”。著作为《黄帝阴符经注》一卷、《黄庭内景玉经注》一卷、《无为清净长生真人至真语录》、《仙乐集》五卷,均收入《正统道藏》之中。

长春真人丘处机(—)字通密,号长春子。登州栖霞人。道教全真道掌教、真人、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养生学家和医药学家。丘处机为南宋、金朝、蒙古帝国统治者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所共同敬重,并因以74岁高龄而远赴西域劝说成吉思汗止杀爱民而闻名世界(行程里)。丘祖十九岁出家,次年拜王重阳为师。王重阳羽化后,他在陕西石爵溪洞穴中住了六年,苦心修道。后来又隐居在龙门山励志精修七年。

明昌元年(),金章宗以“惑众乱民”为借口,下诏禁罢道教,于是东归栖霞。贞祐二年()秋季,请命招安山东杨安儿义军。元太祖闻其名,派使者召请,丘处机率弟子十八人从莱州出发,两年后抵达西域大雪山。返归燕京后,太祖赐以虎符玺书,命他掌管天下道教,并下诏免除道院、道士一切赋税差役。元太祖二十二年(),丘处机羽化于宝玄堂。

元世祖至元六年(),诏赠“长春演道主教真人”。元武宗至大三年()加封为“长春全德神化明应真君”。后世称为“长春真人”。龙门派为全真道传承的主要教派。他基本继承王重阳的思想,主张清心寡欲为修道之本。撰有《大丹直指》二卷。另外还著有《磻溪集》六卷,收存于《正统道藏》;《摄生消息论》一卷,收入《道藏精华录》。元世祖时,追尊其为“长春演道主教真人”。天下百姓为纪念“邱神仙”的无量功德,遂定其生辰正月十九为燕九节,岁岁庆祝至今,现已成为京津地区的著名风俗之一。

早年经历

年(皇统八年)农历正月十九日,丘处机生于山东登州栖霞。自幼失去双亲,尝遍人间辛苦。从童年时就向往修炼成“仙”,少年时栖身村北的公山,过着“顶戴松花吃松子,松溪和月饮松风”的生活。传说,他为了磨炼意志,曾一次次将铜钱从石崖上扔进灌木丛,直到找到为止。[2]

年十九出家宁海昆嵛山,(今牟平境内)。年开始学道。年拜全真道祖师王重阳为师,王重阳为他取名处机,字通密,号长春子。

年(大定九年),王重阳携弟子4人西游,途中得道飞升于汴梁城,嘱咐:“处机所学,一任丹阳。”自此,丘处机在马丹阳教诲下,知识和道业迅速长进。和其他师兄弟合称“全真七子”他们是:丹阳子马钰、长真子谭处端、长生子刘处玄、长春子丘处机、玉阳子王处一、广宁子郝大通、清静散人孙不二(马钰之妻)。全真七子随王重阳一起弘扬道教全真派,丘处机在王重阳仙化后入磻溪穴居,历时六年,行携蓑笠,人称“蓑笠先生”。后又赴饶州龙门山(今宝鸡)隐居潜修七年,成为全真龙门派创始人之一。

年(大定八年)至年(大定十年)间,丘处机跟随王重阳在山东和河南传教。

年(大定十年)春,王重阳在河南汴梁升天后,丘处机跟随同门马钰、谭处端和刘处玄到陕西终南山拜会王重阳的朋友,及后于年将王重阳祖师灵骨迁葬终南山。

声名大振

年(大定十四年)8月,丘处机隐居磻溪(今陕西宝鸡境内)潜修7年,又到陇州龙门山潜修6年。这期间,他“烟火俱无,箪瓢不置”,“破衲重披,寒空独坐”,生活极为清苦,但“静思忘念,密考丹经”,潜心于养生学和道学的研究,并广交当地文人学士,获得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

年(大定二十八年)三月,丘处机应金世宗召,从王重阳故居赴燕京(今北京),奉旨塑王重阳、马丹阳(时已去世)像于官观,并职“高功”,主持了“万春节”醮事。对皇帝作出了“持盈守成”的告诫。此时丘处机已名声大振。[3]

年(明昌二年)秋,丘处机东归故里,修建了一处修道之所,金章宗赐匾额“太虚观”,即后来的太虚宫。因该宫地处滨都里村,栖霞人俗称之滨都宫。

到访崂山

丘处机多次到访崂山,开创了全真道教的“龙门派”。《太清宫志》载:“宋庆元元年乙卯,真人丘长春……七真来崂山。止于本宫,讲道传玄,宏阐教义,道众大悟,各受戒律。”太清宫三皇殿之后巨石上刻有他的石刻十首。

年(泰和八年),他到莱西永真观后又来崂山,较长时间在这里修道,今白龙洞(仰口景区)有他的石刻20首。他认为“牢山”名不好,山如同一座大鳌伏于海畔,命名为鳌山,因而明代在山畔建“卫城”的时候叫“鳌山卫”,海畔叫“鳌山湾”,是青岛蓝色硅谷主要“一极”。后又来青岛,在上清宫有题“词”和“诗”。

崂山有许多丘长春的题词、词、诗的刻石,多为丘长春所写,后人上石刻字,如上清宫旁的丘长春词《青玉案》:“长春真人于大安己巳年胶西醮罢,道众邀请来此山,上至南天门,命黄冠士奏空洞步虚毕,乃作词一首,名曰《青玉案》。”白龙洞刻诗20首,是崂山最大的一片石刻。

掌教时期

年(泰和三年),刘处玄去世,丘处机任全真道第五任掌教。丘处机掌教时间长达二十四年,期间他在政治和社会上积极发挥自己的影响,使全真道乃至整个道教的发展都进入了兴盛时期。

在年(泰和三年)至年(兴定三年)间,他在山东蓬莱、芝阳、掖县、北海和胶西等地传教;年(贞祐二年),山东发生杨安儿起义,金朝驸马都尉仆散朝恩请丘处机协助招抚乱民,凭借丘处机的声望,登州和莱州等地很快恢复平静。

年(贞祐四年),金宣宗下诏派东平军王庭玉召丘处机赴汴梁,但丘处机认为金朝皇帝有“不仁之恶”,推辞未前往。

至年(金兴定三年,宋嘉定十二年),宋宁宗派遣将领李全、彭义斌持诏书敦请丘处机赴临安,丘处机认为南宋皇帝有“失政之罪”,也推辞未前往。

一言止杀

年(兴定六年)四月,丘处机途经铁门关抵达“大雪山”(今兴都库什山)八鲁湾行宫觐见成吉思汗,实现了龙马相会(成吉思汗属马,丘处机属龙)。成吉思汗称他为“神仙”。同年秋冬,成吉思汗三次召见丘处机,询问治国和养生的方法,丘处机向他以“敬天爱民”、减少屠杀、清心寡欲等为回应。及后,成吉思汗下诏耶律楚材将这几次的对话编集成《玄风庆会录》。

年(元光二年)春天,丘处机向成吉思汗辞行,成吉思汗下诏豁免全真道的赋役,并沿途派兵护送,一行人于冬天抵达宣德府。跟随丘处机一路西行的十八名弟子之一的李志常,根据一路上的西行见闻,后来写成《长春真人西游记》一书,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万里西行

年(兴定三年)五月,成吉思汗派使者刘仲禄等人携带诏书前往山东邀请丘处机前往蒙古帝国相见,十二月,刘仲禄到达山东莱州昊天观,奉命邀请丘处机前往蒙古帝国与成吉思汗会面,丘处机说:“我循天理而行,天使行处无敢违。”欣然同意前往。

年(兴定四年)农历正月,丘处机挑选门人弟子赵道坚、宋道安、尹志平、李志常等十八名弟子离开山东昊天观,启程西去,这时他已经年届73岁。几个月后到达大蒙古国统治的燕京(原金朝中都,年5月31日被蒙古帝国攻陷后改名燕京),丘处机一行人入驻玉虚观,得到当地官员的热情接待。此时,丘处机听说成吉思汗已经于年(兴定三年)六月统兵西征中亚的花剌子模沙朝,而自己年事已高倦冒风沙,欲约成吉思汗来燕京会见,于是写了一份陈情表。刘仲禄乃令曷剌急驰报告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忙于西征战事,不能东到燕京,便写了回复诏书,派遣曷剌带回复丘处机。

丘处机知道燕京会见不可能,便于年(兴定五年)春天继续西行。当时刘仲禄欲为成吉思汗挑选处女,丘处机当即劝阻,他说,“春秋时期齐景公为了削弱鲁国,派人挑选美女80人送给鲁定公。定公与国相季氏朝欢暮乐,朝政日衰,孔子为此指责定公:君相沉溺于声色,国家何以图强?”后成吉思汗知悉而罢选。

年(兴定五年)四月出居庸关,途经漠南和中亚地区,在漠北草原拜会铁木哥斡赤斤后一路西行,途经镇海城时接纳田镇海的建议留下宋道安、李志常等九名弟子修建栖霞观,然后再经回纥城、昌八刺城、阿里马城、赛蓝城。于同年冬天抵达撒马尔干。

主要经历

全真道创教人王喆(王重阳)共收了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七大弟子。这七大弟子成为全真道兴旺发展的骨干,各自形成门派,后称“北七真”。

王重阳在山东半岛创教、传教的时间只有三年,大定九年(公元)秋,他留王处一、郝大通在昆嵛山修炼,自己携邱刘谭马四大弟子返关中,抵开封而逝。王重阳的大弟子马钰在其之后,继任掌教,其余六真在山东、河北、陕西、河南等地传教,在民间逐渐扩大了影响。马钰掌教期间,教旨以无为为主,离尘去俗,识心见性,以道士的朴素苦行吸引社会人士信向,尚未与统治者结上关系,也未营造宫观。这是全真道发展的第一阶段。

公元至年,是全真道发展的第二阶段。这是全真道进一步发展而渐渐壮大的时期,刘处玄、丘处机先後掌教,以山东半岛为活动中心。此时的全真道,特别注意争取金朝统治者的承认和重视,并开始营造宫观,建立宗教活动基地。

金庸小说中的全真七子

泰和元年(公元)、三年(公元)王处一两次被徵召,皇帝的一再徵召,提高了全真道地位,促进了它在民间的流传。

从公元年起,全真道的发展进入第三阶段,到达鼎盛,促这一局面的关键人物是丘处机。丘应成吉思汗之召,以七十多岁高龄率徒赴西域雪山(今阿富汗境内),劝其戒杀,取得成吉思汗尊敬,称他为丘神仙,令他掌管天下的出家人,并敕免全真道士差役赋税。丘处机于公元年东归,回到燕京(今北京),住于太极观(后改名长春宫),该观从此成为全真道首脑机关所在地。丘处机提出“立观度人”,此后全真弟子大建宫观、广收门徒的活动大为展开,全真道观逐渐遍布北方。公元年,丘处机卒,葬于长春宫处顺堂,即今天的北京白云观。丘处机掌教后,全真道有了很大发展。

全真七子的思想特色:

一曰修心,全真道认为人生是假是空,真性是本来面目,人生短暂,速修为要,修心要锁心猿意马,去俗行尘情,要忍辱苦行,还要孝行、慈悲、济世、救难。

二曰清净,王重阳认为,“只要心中清净两个字,其余都不是修行”,性命双修,而以性功为主。

三曰内丹,马钰的内丹功法,强调无为虚静,一心清净,养气全神;丘处机的丹法体系在《大丹直指》一书中,分九步炼法,有小成、中成、大成三个层次,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合道;郝大通则是卦爻周天丹道,用《周易》原理指导炼丹法度火候;孙不二则有女丹功,照顾到女性生理特点。

四曰三教合一,这是全真道的突出特点,全真道吸收儒家的孝行,佛家的见性,在道家内丹功的基础上,融佛摄儒,以达到成仙超度的目的。

社会影响(全真七子对全真教发展的影响)

全真道在山东创立之后,逐步走出山东,走向全国。王重阳携丘、刘、潭、马四大弟子西行,仙逝于开封,四子葬师于陕西重阳故里刘蒋村。守葬毕,马钰在终南山一带修道、阐教,丘处机则在磻溪、龙门苦修十三年,陕西遂成为全真道新的基地,鉴于陕西在历史上的中心位置,全真道由此走向全国最为方便。谭处端、刘处玄、孙不二则宣教伊洛一带,郝大通行化河北。这样,全真道就在北方流行开来,并引起金廷重视,后来又受到成吉思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