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屡遭贬谪的苏轼饱含巴蜀情怀,对故乡满 [复制链接]

1#

苏轼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他乡的贬谪生活中度过的,十四岁的苏轼从故乡重返京师开始,他便彻底告别了故乡眉山,经历了长达三十二年的动荡他乡之旅。他的足迹曾到过陕西凤翔,浙江杭州、湖州,安徽颍州,山东密州、登州,江苏徐州、扬州,河北定州,湖北黄州,甚至更远到了海南的儋州。他乡间的生活既浪漫又充满情趣,这种冶游生活陶冶了苏轼的审美情趣,使他好山乐水的旷达个性得到了极大的舒展,而且也唤醒了他潜在的艺术感受。虽然苏轼在故乡的时间并不长,但是故乡对于苏轼来说,却是他魂牵梦绕的情感寄托。吕肖奂是在北宋与南宋两个时期家族文学不同风貌的比较中得出此结论的,与南宋文人浓郁的乡情相比,苏轼的故乡情结确实相对较弱,但是对于苏轼的一生来说,故乡在他的心目中却具有很高的地位。

在漫长的贬谪生涯中,安慰自己,将异地看成是自己的故乡,以此来慰藉自己思念家乡的情怀,可见苏轼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故乡,故乡情结始终是他一生难以割舍的。早年的巴蜀生活早已溶入苏轼的血脉筋骨,故园乡关的情怀时时在他的作品中闪现。越是在远离故土的他乡,越是在官场失意苦闷的时候,苏轼越是思念家乡,越是渴望回归故乡。可以说,故乡是苏轼情感的归宿,是苏轼仕途挫折中归隐情怀的直接指向。

苏轼出生于四川眉山的纱觳行。茂林修竹,极得天然之野趣。苏轼一生正道直行,即使屡遭贬谪也仍坚韧执著;苏轼一生旷达超脱,即使饱受苦难也幽默乐观。苏轼的这种善处忧患的人生智慧所形成的文化性格,与他在巴蜀时期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没有巴蜀时期的生活,没有青少年时期所受的各种教育,苏轼的文化性格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就不可能成其为文化性格了,也更不可能对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的成熟有着重要影响。苏轼在巴蜀的生活分为三段。年三月,苏轼第一次离乡赴京参加科举考试。在这之前的很长一段时期,是苏轼在故乡的青少年时期。此后,苏轼两次回乡,一次是年四月回乡奔母丧,年十月随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离开故乡赴京师。第二次是年四月,与弟扶父亲灵柩回乡居丧,神宗熙宁二年年重返京师。在故乡生活的三段时期,对苏轼一生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奠定了苏轼深厚的学识基础,培养了苏轼乐山好水的性情,孕育了苏轼潜在的艺术才能。

苏轼年少时便在很好的环境中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而这种教育,与苏轼所生长的环境、家庭有着很大的关系。在那样的环境里,苏轼的性情得以自由舒展,同时又具备了良好的学识修养,为他以后走向文学天才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苏轼出生在文化氛围浓厚的四川,从汉代的司马相如、扬雄,到唐代的陈子昂、李白、杜甫等很多文人学士都与四川有着紧密的联系。出生在这样一种文化氛围浓郁的环境中,苏轼必然深受熏染,对其人生产生深刻的影响。西蜀文风对苏轼有着深刻的影响,其后来散文形成波澜壮阔的风格与青少年时期所受西蜀风气的影响有着很大的关系。在苏轼的成长历程中,西蜀文风对其固然有着深刻影响,但家庭教育对其的影响更大更深远,虽然从天性上说,苏轼比苏辙更喜欢亲近大自然,更富有不羁的野性,但苏辙所道出的应该是他和苏轼所共同的实情,因为家庭不富有的关系,也因为父亲严格的管教,苏氏兄弟没有多少机会走出眉山,以至于邻近的乐山也没有机会造访。

从苏轼的祖父苏序,到父亲苏洵、母亲程氏,他们的学识、德行、品性等都给了苏轼以良好的教育,奠定了苏轼经世致用、旷达洒脱的性格基础。苏轼的祖父苏序,是一个自由洒脱、慷慨大方的老人。回忆了祖父在乡里以稻谷换粟储藏多年,在饥馑荒年接济亲友老百姓的惠事。苏洵天性古怪,思想独立,在二十七岁之前,几乎没有思考过功名与科举。直到苏轼即将降生人世,苏洵才开始发奋读书,经过十多年的刻苦学习,积累了深厚的学识功底。苏洵的这种发奋苦学,对于苏轼、苏辙兄弟来说,无疑是一种榜样的力量。所以苏氏三父子一同进京拜访欧阳修,得到了当时学士大夫的竞相称颂,并于第二年苏轼与苏辙同榜应试及第,轰动京师。苏洵在为学方面给予了苏轼很大的影响。

苏洵在对子女的教育上,常常对儿子的学习情况进行抽查。苏轼一生在仕途中始终保持刚直耿介的品性,也与这种家庭教育有着极大的关系。少年时期,苏轼曾经与表弟程六、同窗石幼安一起在野外寻觅梨子、栗子、橘子、松子等野果子,那时他们就像健壮的小黄牛,自此他养成了热爱自然、追求真率的性情。因此他自幼便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这对他将来形成爱民恤民的博爱精神有着深刻的影响。

苏家虽是书香之家,但却并不富裕。以上对苏轼青少年时期的生活作了简要的论述,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青少年时期的苏轼不仅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奠定了他人生中积极入世的儒家情怀,同时祖父、老师的影响又使他自小对老庄的萧然自适有着深切的感受,由此为他将来形成随缘自适、旷达乐观的道家情怀奠定了基础。家乡优美的自然风光、家庭幽静谐和的生活环境,又养成了苏轼乐山好水、真率野性的秉性。但是,家乡毕竟是一方小天地,名人毕竟寥寥,畅游毕竟有限,这对苏轼来说无疑是一种拘囿。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