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语录》里有这样一句话:“自己不倒,啥都能过去,自己倒了,谁也扶不起”。
虽然倪萍写下这句话时,已经年过50,但是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她比任何人都懂“不倒”的坚持和真谛。
倪萍第一次推开文艺部办公室的门,迎接她的是“冰天雪地”的寒冷,屋内十多个人,没有一个和她打招呼,到了中午吃饭时间,倪萍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眼泪就噼里啪啦的往下掉。
已经在山东小有名气的倪萍对自己说:“这个地方,你只能站住,不能趴下”。
靠着这样坚定的信念和过硬的功底,倪萍不仅主持了堪称综艺鼻祖的《正大综艺》,还连续十三年主持春晚,成了家喻户晓的“台柱子”。
倪萍从不满足待在舒适区,她不断的发掘自己的潜力,挑战自己的极限。现在的倪萍,不仅仅是主持人,还是演员,作家、画家。虽然身负很多标签,但是倪萍最动人的是她的真挚和善良。
01从小当家,练就了坚强的性格
倪萍的家境不算富裕,早早就学会了做饭,而母亲又极疼爱儿子,倪萍做饭,哥哥却在一旁把菜里零星的肉都吃光了,即便如此,母亲也不曾责怪儿子。
除了做饭,倪萍还是妈妈的“小苦力”。
每到中午,倪萍就看着表,掐着点算母亲下班回家的时间,一到时间点,倪萍就跑下一百多阶的台阶,帮着母亲把自行车再抬上来,母亲踩着小高跟鞋,拎着包,在旁边不疾不徐的走着。
母亲年老时,却只愿意跟着倪萍,不去最疼爱的儿子家。倪萍有时会逗母亲去儿子那里住,母亲就会跟她急。
想必人老了,心里却亮堂着,儿子是用来疼的,而女儿是用来用的。虽然也不尽如此,但多少是有些真相。
许是小时候这样的锻炼,练就了倪萍坚强的性格吧。才在北京,支撑着她没有倒下,在“冰天雪地”里开出了倔强、娇艳的花,成就了自己一片天地。
02爱开玩笑,只是因为有一颗童心未泯的心
长相稳重、台风稳健的倪萍在现实生活里却有着一颗童心未泯的心,非常爱捉弄人。精明的王刚,实在的赵忠祥都被倪萍捉弄过。
有一次,王刚趴在桌子上休息,倪萍就给王刚办公室打电话,假扮粉丝要见他,说自己带了大虾,从好远的地方赶来,那个时候文艺部在二十多楼,倪萍就看着王刚下楼去南门见粉丝去了。
赵忠祥就更可怜了!
刚脱下的西服褂子放在一边,转身就找不到了,原来是倪萍拿走送给保卫人员了,她还振振有词的说:“这个衣服没穿几次,很干净,你拿去穿吧”。
倪萍的性格就是这样大大咧咧,爱开玩笑,但是在那个沉闷的年代,一个惊醒的捉弄电话,一个突然消失的褂子,都让生活变得有滋有味。
倪萍在节目里也解释,不知道自己当时为什么会这样,好像天性里就是这样的。
大抵是倪萍不喜欢一成不变的平淡如水的生活。喜欢变化,喜欢惊险刺激的倪萍也在日后能轻松切换各种角色,成为了时下流行的“斜杠青年”。
03一次春晚,与山东老乡妞妞结缘
“爱越分越多,爱就是个银行,不怕花钱,就怕不存钱”——《姥姥语录》
倪萍连续主持了13年的春晚,这13年来,不仅带给我们很多感动和欢笑,也悄悄的改变着一些人的命运。
年春晚,《狗娃闹春》让妞妞和倪萍结下了深深的缘分。
《狗娃闹春》是由一群来自山东郓城的农村娃集体表演的武术节目,节目表演完之后,在毫无排练的情况下,倪萍激动的抱起唯一的女娃妞妞问道:“告诉阿姨,你演的怎么样?”
天真的妞妞诚实的回答道:“不好,一点也不好。”
这句地道的山东话不仅逗乐了倪萍,也逗乐了观众。
下了台,倪萍更是亲切的询问妞妞膝盖还疼吗,还亲自为她揉膝盖。
春晚之后,大概过了七八年,想要考取文艺团的妞妞来北京投奔倪萍,那个时候倪萍还住在台里租的房子里,她和妞妞就这样挤在一个小房子里。
从农村来的妞妞还为倪萍带了一包鸡蛋,这二三十个鸡蛋在农村已经是很奢侈的礼物了,可是因为坐了两三天车,鸡蛋被捂坏了,当倪萍看到那一包鸡蛋时,忍不住掉下了眼泪。
鸡蛋有了味道,但是倪萍舍不得扔,她用开水烫鸡蛋,和妞妞愣是把一包鸡蛋吃完了。
时隔二十多年,妞妞和倪萍在《天天向上》又重逢了,此时的妞妞是一名京剧演员,也已经结婚生子。
妞妞在见到倪萍的那一刻,还是非常害羞,可是倪萍就像阔别了多年的老友一样给了妞妞一个大大的拥抱。
时光荏苒,年岁有别,但种种的情怀和感慨却在流逝的时间里沉淀为一种割舍不掉的情谊。
04保姆怀孕,倪萍精心照顾
“有一碗米给人家吃,自己饿肚子,这叫帮人,有一锅米饭你吃不了,给人家盛一碗,那叫人家帮你”——《姥姥语录》
就如同山东老乡妞妞一样,倪萍的善良是把“主仆”关系升级为家人。
保姆松子44岁的高龄怀孕了,倪萍得知消息后非常激动,她觉得特别难得,但同时也知道这样的高龄生产有一定的风险,所以她对松子说:“你就放心在这安心养胎,一个月块钱的工资照发。”
倪萍还请了一个年轻保姆照顾松子,家里为松子准备了各式各样的水果,还有高级食材海参,松子可谓是得到了最高级别的待遇。就连家里人吃饭也都依着松子的口味,她吃什么,家里人就跟着吃什么。
除了在生活上照顾松子,在精神上倪萍也一直宽慰松子。
她对松子说:“这里医疗条件好,如果你有什么不舒服,我可以医院。”
这给了松子满满的安全感。
但是不知情的邻居就在背后议论,保姆都怀孕四五个月了,倪萍居然还留在家里,让她干活。
母亲听到这些闲言闲语后对倪萍说:“松子这么大年纪才有了孩子,肯定希望和丈夫待在一起,你这里条件再好,也不如丈夫给捏捏脚,端端水。”
倪萍对松子说:“这里比农村医疗条件好,你有什么不舒服,医院,但如果你想回家养胎也可以,我征求你的意见。”松子的丈夫希望她回去,不久后,松子便回家养胎了。
但是这份“主仆胜家人”的情谊却在两个人心里流淌,成了她们心底最美好的一段记忆。
善良就是有这样的魔力,你只给予了一点,却在对方心里激起了涟漪,在面对日后琐碎的生活时,曾经的关怀成了我们抵抗世事时最有力的支撑。
05不做无准备的工作,尊重采访的人
倪萍在沉寂了几年之后,中央台大型公益寻人节目《等着我》邀请倪萍主持,倪萍接到邀请后说,“我已经不煽情了”,但临时替了几场主持之后就再也没有人能接力这档节目。
“煽情”也许是倪萍留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但比起煽情,倪萍的专业和专注才是让她站稳脚跟的支撑。
在《天天向上》里,倪萍对汪涵说:“如果我要采访你,肯定事前连你爷爷的事情都知道,也许用不着,但是我一定会全面了解。”
做足了功课,才去采访,这是倪萍的专业。
倪萍接着说道:“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关系,采访时要尊重对方,这样你才能获得尊重。”
不把自己凌驾于高人一等的地位,不去探究别人心里最隐秘、最不愿意碰触的地方,这不仅是修养,还渗透着倪萍对职业的热爱和深深的敬意。
早年,华少采访张家辉时就因为不断的试探出现了极度尴尬的场面。
华少对张家辉的房产和资产刨根问底,还涉及到女儿未来另一半的要求,在大陆这样的提问鲜少发生采访事故,但是由于地域文化的不同,在张家辉看来,这就是一种冒犯,让他非常不开心。
张家辉认为有些问题根本没有答案,也是无意义的,他当场对华少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作为主持人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身份,要想到谈话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采访者总是想挖掘被采访者内心里最深沉的东西或者是最有料的东西,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界限,一味的达成自己的目标,穷追不舍的追问,只会造成侵犯。
而倪萍,这么多年仍然深受欢迎,仍然让无数观众惦念不是没有道理的。她把善良做到了极致,把专业做到了极致,把做人做到了极致。
正如《姥姥语录》里所说:“孩子你要记住,人说话一半用嘴说,一半用心说。用嘴说的话,你倒着听就行了,用心说的话才是真的。”
倪萍,一直在用心说话,也一直在用心做人。
多选
倪萍是一代人的记忆,倪萍最打动你的是什么?
“煽情”的专业善良的人格魅力打开百度APP进行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