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民国长白山塔帮采松子的时候,有种甩鞭 [复制链接]

1#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似乎在很多人心中,松子成熟后便会自然脱落,事实上这只是诗人的闲情雅致,为了采摘树上的松塔,关外地区曾出现塔帮,他们在森林中采摘松塔,使用的是皮鞭这一特殊工具,可如今这种绝技已经失传,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让我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民国山海关的城东门,曾是一座被赋予特殊意义的大门,它将华夏大地分为了关内与关外两部分。从十九世纪开始,由于黄河水灾泛滥,黄河流域各省的农民开始向关外迁移,直到新中国建立,东三省人口中约有五分之一都是外地人,这些异乡人为了生存来到了白云黑土的东北,他们为东北注入了大量新鲜的血液。

因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民国时的关外地区有很多开采类的职业,砍树运送木材的木帮,深入原始森林的挖参人,在河水中的淘金者,他们的工作都十分的辛苦,甚至有着生命危险,但却相应地能够带来巨大的利益,在这些职业中,有一群叫作塔帮的组织,他们的职业是采摘松塔。

松塔就是松果,即松树所结的果实,因为长相神似宝塔,所以得名松塔。但塔帮所采摘的松塔较为特殊,不是公园中常见的掉落在地上的松果,而是要大上几倍的可食松塔,在这种松塔中藏着许多美味的松子。在我国的长白山林区,生长着大量的红松树,它所结的松果就是可食松塔。但采塔同样是一个高危行业,因为红松树的松塔一般长在十几米的树顶端,爬树的时候稍有不慎就是一命呜呼。

“树上挂着钱串子,树下就是坟圈子。”就是采松子最真实的写照。可即使有巨大的风险,工人们为了生存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往上爬,百余年前的民国时期,塔帮人在工作时有几件必备的工具,首先就是要在脚上绑一个“脚扎子”,它其实就是辅助攀爬的工具,其次还要绑上安全绳,也只是一根普通的硬草绳,最后就是手中拿的工具了,大部分人会拿一个木杆,将松塔打落,但也有一些“高手”,他们打落松塔的工具是“皮鞭”。

用鞭子的大都是经验老道的高手,因为皮鞭是软的,想要精准地打到树顶的松果很需要技术,他们的皮鞭也十分特殊,在六到八米的竹竿上,拴上四五米长的绳子,这时使用的一定是油丝绳,这种绳子因为浸油而变得异常坚硬,只要鞭子的冲击力触到松塔,它就会被打散脱落,遭遇到“死活不动”的顽抗分子时,只要改变策略,用皮鞭缠住松塔,就可以拽下来。

民国时期善于使用皮鞭的塔帮人就只是少数,更多的人使用的还是木杆,因为使用木杆几乎不用任何技巧,当然了,木杆也在不断改进,从最开始的木棍一直到后来的竹竿,到最后,木杆不仅为竹制,而且分为同等长度的两段,他们都是三四米长,区别在于一段绑着倒钩,另一段没有做任何捆绑,两段竹竿也可以满足塔帮人的日常使用,所以苦学皮鞭的人寥寥无几。

随着民国时期的结束,我们迎来了新的中国,此时的塔帮人已换为一群精壮有力的小伙子,他们不在受到各种压迫,所得的收获都属于自己,所以他们更卖力地投入工作,他们大都善于爬树,胆子也很大,恐高之类的问题根本不存在,而用皮鞭采塔,需要几年的锻炼,而用木杆采塔,上手就能使用,故此他们就选择使用木竿,而驭鞭采塔的技术逐渐就失传了。

松子已然成为了坚果界的宠儿,丰富的植物脂肪含量,独特的香味,以及多种多样的保健功效,让人们对它的需求逐年增长,"塔帮"的生意源源不断,但他们早已不用爬树打松塔了,他们都是使用氢气球,在绳索的牵引下,可以停在松树的任意位置,之后只要挥动竹竿,松塔们就会一一掉落,如此优渥的工作条件,民国时期的塔帮人绝对想象不到!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晋小舟资料来源:

1、《柳边纪略》杨宾著;文殿图书社出版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