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苏州特产界的扛把子为什么是糕点 [复制链接]

1#

再坚贞的感情都难免面临“等闲变却故人心”的动摇,但对于甜食,人们的宠爱却亘古不变。

而在所有的甜食里,糕点无疑是最让人食指大动的。这是身体对高糖、高油本能的嗜好,也是千百年来日积月累的美食记忆。

01南北糕点江湖

在国内,糕点的江湖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多年前。

比如屈原在《楚辞·招魂》篇里就写古“粔籹蜜饵,有餭些”,“粔籹”和“蜜饵”就是用蜜糖和米面制成的糕饼。

▲by地道风物绘/刘昊冰

既然是江湖,自然就有众多门派。以秦岭淮河为界,糕点大致形成了南北两大体系。

其中“北点”的盟主非京派莫属,口味上要么纯甜、要么纯咸,代表作“八大件”那真是北京人口中的“香饽饽”。

▲北京稻香村

“南点”主要分为广派和苏派等,前者的带头大哥有广式月饼以及称霸早茶界的虾饺、叉烧包、马蹄糕等一众好手;而后者则在烟雨江南里迈着凌波微步,拈出了苏式糕点这块金字招牌。

▲虾饺与干蒸烧麦

02苏式糕点的发家史

苏州人从小都听过伍子胥用糯米粉砌城墙的故事,这不仅是苏州版年糕风俗的来历,也证明苏州人的确是吃糕点的老法师了。

苏式糕点萌芽于春秋,南北朝时期老苏州就开始研究馅芯配料;隋唐后苏式糕点和苏州的经济一样平稳发展,先是开发出了糕点上的酥皮;

▲苏式月饼

宋代后苏式糕点更是迎来了爆发,一口气诞生了炙、烙、炸、蒸等多种糕点,制作工艺也繁复考究,什么“酥皮摺迭、浆皮松酥、松糕柔韧、包馅成形”,越复杂才越能炫技不是?

明清时期,苏州迎来了古典时代最黄金繁荣的日子,手工业、商业兴旺发达,除了填饱肚子的正餐,老百姓也更有闲情雅致研究茶余饭后的点心。

苏州城里茶食店也开了一家又一家,什么稻香村、野荸荠、黄天源、叶受和……观前街走上一圈,嘴里咬着云片糕、手里拿着定胜糕、包裹里还塞满了三层玉带糕麻饼……

03每个时令节气,都有吃不完的糕点

苏州人过日子一板一眼,什么都得跟着时令节气。

在吃上就是“不时不食”,跟着老苏州吃糕一年四季都不带重样的,用现在的话来说那真是满满的仪式感。

▲定胜糕▲松花团子

正月初一糖年糕、正月十五吃汤团、二初二来撑腰糕、清明前后青团子、四月十四神仙糕、五月初五吃粽子、六月还有绿豆糕、薄荷糕……

苏州人遵循着春饼、夏糕、秋酥、冬糖的规律,在每个季节里都给自己安排了一点新鲜甜蜜的盼头。

猪油年糕糖年糕

比如快过年了,苏州人就爱吃猪油年糕和糖年糕。

猪油年糕一般都是一大块的,红的玫瑰味,绿的是薄荷味,表面可以在撒一点桂花,好似《红楼梦》里的怡红快绿。

制作时要拌上提前腌制三天以上的糖板油,让糖分完全渗透进板油里,这样一口咬下年糕才能从灵魂深处发出那句:真香!

▲东山猪油年糕

在太湖东山还有一种被誉为“吴中佳制”的猪油糕,在洁白晶莹的糕点上撒满了果仁和红绿丝,吃起来软糯湿润,油而不腻。

糖年糕则更家常一些,把白净的年糕切成薄片裹上蛋清,放在油锅里炸一下,吃起来外皮酥脆,内里软糯,口感极富层次。

嗜甜如命的人甚至还会再加一勺白砂糖,蘸一点咬一口,整个人由内而外都舒坦了。

▲桂花糖年糕

撑腰糕

年过完了,但过年剩下的年糕却依然可以再下油锅煎了吃,这就是二月二龙抬头苏州人必吃的撑腰糕。

据说这种糕点有神奇的功效,吃了之后一年里腰不会痛,所以就被形象地叫做撑腰糕。民间谚语就说得十分生动——

“片切年糕作短条,碧油煎出嫩黄娇。年年撑得风难摆,怪道吴娘少细腰”。

不过这话苏州小娘鱼听了肯定不满意,说谁腰粗呢?人家腰细着呢。

神仙糕

开春之后,除了如雷贯耳的青团子,苏州还有一味特别的糕点,叫做神仙糕,也就是苏州独有的“轧神仙”节日的限定美食。

神仙糕和“怡红快绿”的猪油年糕类似,加入豆沙、芝麻、瓜果丝、瓜子仁等原料制作,只有每年农历四月十四轧神仙那一周才能尝到。

炒肉馅(酿)团子

在所有苏州的糕团点心中,唯一一个不怕露馅的,就是每年初夏上市的炒肉馅团子——因为它的馅料是敞开的。

和那些甜蜜的糕点相比,咸鲜口的炒肉馅团子显得很是小清新。

炒肉馅团子的核心自然是馅料,一般是切成丁的夹心肉,辅以开洋、笋丁、金针菜、木耳等。

将馅心放好后,微微转几下,收口成小笼包形状,最后还要放上一只晶莹剔透的新鲜大虾仁。

别急,还差最后一步点睛之笔,浇上一勺鲜卤汁,可以让团子吃口皮软韧滑,咸鲜适口。

04一枚苏式糕点的自我修养

苏州人吃糕不仅看时令,更看日子,每逢佳节为了喜庆吉利一定要吃糕、送糕。

小孩满月、周岁生日有剃头团子和周岁团子,姑娘出嫁有蜜糕、铺床团子,老年人做寿有寿团、寿糕,甚至盖房子、新屋上梁、乔迁之喜有定胜糕……

除了时令,苏式糕点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偏爱浓墨重彩,采用天然食材香料调出多彩的色泽。

比如最常见的大红大绿,红色就可以用红曲米、玫瑰花酱、赤豆、赤砂糖等调制,而绿色则可以用薄荷末、青菜汁、麦草汁等制作。

黑色有黑芝麻、黑枣,褐色有豆沙,白色有白糖、松子……

▲用浆麦草汁染绿的青团子▲色泽艳丽的重阳糕

从颜值上来说不少都十分可人,只是个别糕点饱和度稍微调低一点,也许就更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审美了。

苏式糕点在选料上也很严苛,在可选范围内一定要用最适合的原材料。比如松子要用东北肥嫩粒大的、核桃仁要用天津薄衣油足的、桂花要用东山的、玫瑰花则要光福的……

苏式糕点工艺独特,从原辅料加工到成品,都有严格的要求,而且每个品种都有独特的操作工艺。

▲条头糕▲玫瑰百果蜜糕

在这些家常点心的基础上,苏州人人开发出了进阶版糕点——船点。

水城苏州,乘船观赏美景自古以来便是风雅之事,在游船的同时,案几上盛放精致的菜肴与点心,这就是苏州的船菜与船点的由来。

明清时期,苏州商人往往在游船上设宴招待贵客,点心自然要求小巧玲珑,即可品味,又可观赏。

▲苏式船点

船点一般分为粉点和面点,其中粉点多用米粉制作,采用天然植物色素上色,以花卉植物、鱼虫鸟兽为造型。

《红楼梦》刘姥姥进大观园时,贾府的丫头们曾在饭后端上的点心就是船点(刘姥姥因见那小面果子儿玲珑剔透,各式各样,又拣了一朵牡丹花样的);

面点顾名思义就是用面粉做的,合子酥、眉毛酥、四喜蒸饺、藕粉饺都比较常见,哪一个都可以算是餐桌上的艺术品。

当然老百姓吃的糕点还是在老字号里,在从小长大的寻常巷陌里。

老奶奶在自家门前支起了摊位,煤炉上的小油锅里炸着萝卜丝饼,形如海棠花的铁模子里烘烤着海棠糕。

▲小巷里的萝卜丝饼By一点伍▲海棠糕

耐着性子等她新鲜出炉,为的是她面皮金黄的色泽,松脆软糯的口感,还有外层那最叫人期待的一抹焦糖。

尽管这样的光景已不太能见到,但只要吃过一次,就一定会让人回味无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