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白》是由曾执导《松子被嫌弃的一生》《下妻物语》等影片的中岛哲也导演的影片,年上映,引起了一系列的社会轰动和反思。故事讲述了一位中学女老师在校园游泳池内发现自己的四岁女儿意外溺毙,后来经她私下调查,原来是班上两位学生谋杀的,但杀人动机实在荒唐。痛失爱女的老师辞职,不向警方申请重新调查,而在结业式那天向全班学生告白真相,并透露了她的复仇计划,在仇人的心底种下恐怖的种子。我认为这个影片最出众的地方,在于所塑造的几个主要的人物,影片着力于剖析每一个人物的心路历程,将人性绝望、残忍的一面以十分犀利的手法展现给观众。故事从许多人都十分熟悉的中学教室开始,人物以非常日常的面貌登场。然而就在这些看似再正常不过的人的表象之下,是深不见底的内心世界……
跟风看了告白,拍摄手法真心赞。和大家说的一样,电影反映了人性。但是我觉得,导演的苦心远远不止这个,这部电影还反映了日本民众的智商。电影的主题其实是:没文化,真可怕。首先是直树。从小自卑的他杀了老师的女儿,觉得自己牛b大了。后面发现自己喝的牛奶里面被注射了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之后,才发现自己sb了,并且萌发出了要以浓重的体味证明自己活着的天才想法。病情在维特老师的帮助之下自然没有好转,后面还顺手把他妈给砍了。可是,在这一切发生之前,直树医院做个体检,也完全没有上网查过接触血液传播艾滋的可能性是很低的这个事实。这叫做不懂装懂,俗话说就是装b被雷劈。同时,初中课本中的扁鹊还告诉过我们,讳疾忌医是不对的。直树的杯具就是不读书的直接后果。然后是直树他妈,这个本来想杀了自己儿子结果反而被杀的杯具母亲。在儿子犯病一年之后,她似乎除了想帮儿子洗个澡之外,完全没有想去调查一下儿子犯病的原因。这也直接导致了她喂儿子吃安眠药,然后帮他洗个澡的神奇行动。好了,当她终于知道儿子接触了带有HIV病毒的血液之后,她也没有查感染病毒的客观途径,就决定要把儿子杀了然后自杀。冲动是魔鬼,大姐。这也让我想起下面要说到的修哉说的一句话,“笨蛋会和笨蛋相遇,然后生下笨蛋”。
下面说说是修哉。这也是一个人才。在他得知自己喝的牛奶里面被注射了HIV病毒,他在厕所爆笑倒地。但是体检结果告诉他染病不成,他感到了无尽的蛋疼。这些情景都深深把我雷到了。首先,他自然也犯了“装b被雷劈”的典型错误,完全没有调查过就开始瞎高兴。毛主席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其次,对于他这样的杀人天才,人生的格言是什么,是“有条件要杀,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杀”。杀人是一项技术活,是要发挥巨大的主观能动性的。但是他在知道自己没有染病的时候,就感觉世界崩塌了,人生没有意义了,还要和小女生分手了。米卢说过,“态度决定一切”。修哉童鞋这样的消极人生态度注定了他不可能成为一名伟大的杀手,他还是去修修闹钟比较有前途。当我看到他蛋疼的眼神时,我很想对他说,童鞋,你没有成功得病这件事,是我们都不想的。我们也已经尽力了。你饿不饿,我下碗面你吃?我本来不想说北原的,因为她很漂亮。但是我不得不同意修哉里面对她说的一句话,“露娜希是另一个自己,用妄想满足自己的吧!”。她买了很多药,但是从来没有用过,看来她没有听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神奇的是,虽然她知道了森田老师没有注射病毒到牛奶里面,但是多次去直树家也没有想去告诉他。北原也在jc蜀黍面前诬陷了维特。所以,虽然她没有用药杀过人,但是也间接伤害了两条人命。这叫做“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所以说,杀人也是讲缘分的。
维特就不用多说了,从来不做调查,也完全没有看出来学生的字谜。他所做的都是森田老师教的。他属于完全没有搞清楚状况的人,最后还被美呆捅了一刀。这是典型的被人卖了还帮别人数钱的类型。最后是森田老师。森田老师是电影里面少数智商比较正常的人。智商正常的人,知道事物是不断发生变化的,所以因地制宜才是王道。所以在她知道维特单纯之后,懂得利用他来打击敌人;她也知道不断跟踪杀女仇人的近况,这才有了后面拆弹的情节。我在这里感到导演的强烈暗示,就是做事之前多准备,事情做好了再吹牛b也不迟。所以,通篇看来,导演都在告诉我们一个很重要的主题,那就是,没文化,真可怕。
你仍然看不起青春,这么的无知非自我,在她们还没有进入青春期的时候已经被灌输一切善的理念,正义,仁爱,当他们进入青春期,开始对他们的身体,他们的心理产生好奇心,他们不再什么都不想,继而开始思考自己与身边的世界关系,然而他们所接触到的这个世界,与小时候所灌输的善的理念冲突,由于进入青春期,他们更容易受身体的束缚,在与社会冲突的同时,更讽刺的他们发现本我在本质上,或者说在自然属性上,是与这样的社会所呼应的,本我是喜欢这个社会的,在善与非善,在本我与超我的矛盾中,他们一步步艰难的潜进,如果一个十四岁的孩子,能知道他所做的一切不正常,是身体在作怪,那个是本我,多少会不那么迷茫,不会什么事都听从本我,而这样的孩子是极少数的,在《告白》中,那个班长也该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她在青春期中,比别的同学,要更为理性。但是我们是不是有必要让一个十四的孩子这么的理性呢,而每当你看到这样残酷而无知的青春,你又多么希望这些孩子能学点心理学,了解自己,而不是让青春指挥自己,不是靠荷尔蒙和有限的眼界去行事,犯下无法原谅的错误。常识和自制,学习点心理常识,就知道你们得了青春综合征,要做好心理准备,症状主要是你们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情感,你们反叛和羞于坦白自己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