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亲戚朋友和同事购买松子,也为了完成消费扶贫任务,我们大理弥渡瓦哲扶贫驻村工作队来到寅街镇瓦哲大村建档立卡户李功家,向他求购松子。谁曾想李功却面带难色说:“不好意思了,由于我身体不好,今年采收到的松子不是很多,已经卖完了,你们到隔壁李彩珍家看看吧。”#乡村产业发展#
我们来到李彩珍家时,果然看到她正满脸笑意地收拾着这些上好的松子。李彩珍边忙活着边零散地向我们介绍:“平常儿子和老公在外面打工,自己一个人在家种地,今年看到山上的松包结得多,就让儿子临时回来帮她采摘松包,母子俩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就收获了近一吨松子,由于品质较好,也快卖完了,光松子这一项收入就3万多元。”
果然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其实瓦哲村的华山松林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栽种下的。二十多年过去,两万多亩华山松树林逐渐进入盛果期,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生态效益,也为群众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在瓦哲村,像李功、李彩珍这样的靠采收松子就能脱贫致富的人家不在少数。
据悉,瓦哲村近年来每年能够采摘下来的松包均超过了吨,松子产量更是高达到吨以上,加上松子价格较为稳定,直接经济效益多万元,已经成为继烤烟、水晶豌豆之后的重要支柱产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不就是最真实写照么?
文图:寅街镇瓦哲驻村扶贫工作队禹学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