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萱小蕾、芝麻狐
图/网络
▼
再次看完《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心情还是会有点沉重。
松子给我的感受、依旧是可怜可悲又可惜。
她长相甜美,单纯善良,能歌善舞。
同时敏感缺爱、处事没原则、生活凌乱。
她那几乎坏到极点的人生遭遇、又着实让人痛心。
其实整体来看,松子真的是个“好”女人。
做女孩时,乖乖女,努力上进,还受过高等教育。
做爱人、做情人,她纯情温柔,爱得热烈而忘我,对每个心上人、都能做到不顾一切的地步。
但她的“好”用错了地方,反遭人厌弃,与想要的幸福越走越远,一步步滑向命运的深渊。
最终自我放逐成为一个让人嫌弃、慵懒肥胖、精神不正常的老太婆,然而孤独凄凉地客死他乡。
“好”,不是讨好
松子作为小女孩时,常常因为父母更关心体弱的妹妹、感到自己是那个不被爱的孩子。
她曾眼睁睁看父亲带回来礼物只送给妹妹,一个人心里落寞不已。
松子为此努力讨父亲欢心,在他带自己去看马戏时,扮鬼脸博得他难得一笑。
上学的松子很认真,只为用好成绩讨父亲高兴。
读高中,她本来喜欢理科,得知父亲想让她当老师,就选了文科,并如父亲所愿当上教师。
这些经历,让松子成为了“讨好型人格”的人,为看到别人满意的表情,不惜放弃自己的喜好和原则。
对家人如此,对学生、同事或上级也都在竭力“讨好”。
学校组织毕业旅行时,旅馆中发生丢钱事件,肇事者是她的学生龙洋一。
松子作为班主任,认为自己有责任处理好这件事。
可她跟龙洋一沟通无果,便想自己掏钱摆平此事。
可她没有那么多现金,于是顺手拿了同宿舍老师包里的钱。
还钱时,旅馆老板坚持要学生本人来道歉。
情急之下,松子承认是自己偷的,并向老板认错。
这一幕被教导主任看到,以此要挟占她便宜,还威胁她不可以告诉任何人……
可后来这件事还是被校长知道了。
松子又去找龙洋一,但在校长跟前,龙洋一矢口否认自己的作为,将责任全部推到松子身上。
同时她偷拿同事的钱也因没及时还上而成了“贼”。
一个误会接着一个误会之后,松子被学校开除了。
身为老师,松子本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坦白,而不是冲动地自己承担错误。
想息事宁人,又没有做到天衣无缝的能力,明明没有错的她,却成了被冤枉的人。
她的问题就出在“想要讨好所有人”上面,不料弄巧成拙、一个都没讨到好,反把自己绕进去了。
只因她不懂为人好,不是去“讨好”。
而是任何时候都得有原则和底线,不然帮不了别人,还会害了自己。
“好”,不是卑微的“完美女友”
松子离家后跟一个叫八女川的失意作家同居。
她爱慕他的才华,鼓励他创作,并打工供养着他。
但她的付出没有得到肯定,反而招来八女川的暴力相向,他把自己的不如意全都发泄到松子身上。
甚至她为他跟家人断绝来往,但八女川还会嫌她伤着一只眼去见她弟弟,找麻烦说这对自己影响不好……
那是一段黑暗的日子,但松子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担起养家的责任。
为挣钱养活男友,她不惜牺牲自己去做应招女郎。
面试被拒后,又招来一顿毒打。
在被打的间隙,她发现男友的袜子破了个洞,大脚趾露在外面。她还想着等不挨打时,为其把袜子补补好。
这心理和人格也真是让人又气又恨又无语了。
后来,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八女川自杀了。
这段感情中,看似松子是弱者、是一个没什么错误的“完美女友”。
但她的逆来顺受也成了压力,愈发衬托出男人的卑微、渺小。
男人留下一句“生而为人,我很对不起”,然后选择离开人世。
同样卑微渺小又不想认命的两个人,本来应该相互取暖鼓励,却成了伤害与被伤害的关系。
所以松子这种表现上的太完美、其实也就是一种不完美。
帮不了爱人,只会害了对方,也害了自己。
“好”,不是高大上的“圣母”
那之后,松子做情妇被抛弃,当浴室女郎,又和男友起争执失手杀人。
服刑八年后,松子遇到那个冤枉自己偷钱的学生龙洋一。
此时的龙洋一已加入黑帮,沦为赌徒。而松子竟然爱上了他,不顾一切奔向他的怀抱,还想跟他一起赴死。
后来,龙洋一反悔后报警,两人才得救。
龙洋一服刑期间,松子掰数着日子等着他出来,幻想着今后的美好生活。
龙洋一出狱,看到笑容干净的松子和鲜艳的玫瑰花,却像看到了魔鬼一样。
他把松子一拳打倒在地,怪叫着逃了……
这一拳把松子打蒙了,她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只能向苍天喊叫为什么?
此后,松子不再相信爱情。
她在一个远离城市的混杂地段生活,每天浑浑噩噩地混日子。
慢慢变成一个臃肿邋遢精神不正常的人。
在一个夜里,松子被害身亡,结束了自己被嫌弃的一生。
和龙洋一的这段关系,松子始终扮演着高高在上的“圣母”角色。
从学生时为他顶罪到陪他赴死,又到痴心等他出狱,松子不仅不嫌弃他,反而想用爱感化他,包容他。
但松子越是爱到无私,越让龙洋一觉得自己愧疚又可耻。
他大概也觉得不能跟“圣母”一样的松子在一起,因为没法面对她,所以只能逃离。
爱是一个你来我往、相互求索的平等过程,而不是一方无限高尚无所求地付出。
这样的不平等不是爱情,是施舍。松子弄不明白,所以再次成了那个被嫌弃的女人。
电影中的松子,自然是一个集许多人的经历于一身的典型例子。
但生活中这样的人其实也不少,拼命对人好,最好自己什么也没得到。
特别是女人,多半有一种倾心付出的意识和本能。
所以她们更应该明白:对人好、不是“讨好”,不是要求自己做“完美的人”,更不是做无私的“圣母”。
做得太好,没了自我,也就没有了人格魅力和吸引力。
对人太好,也容易造成对方的压力和困扰,让人觉得厌烦。
反而是那些把“好”留一些给自己的女人,更容易惹人疼惹人爱,也更容易收获爱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