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韩国正月十五的特色饮食 [复制链接]

1#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大家早上都吃过元宵了吧?我们的近邻韩国,作为受中华文明影响的国家,正月十五是不是节日呢?有没有特殊的饮食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韩国的传统节日里,正月十五也是个重要的日子,受中国的影响,也叫上元,但现在只叫正月十五(直译过来叫“大十五”)了。古代朝鲜半岛的居民,也是以农耕为主,参照月相历法,对全年第一个满月的正月十五赋予了特殊意义。月光象征着驱除黑暗、疾病、灾难的力量。正月十五这天,半岛居民们就会举行各种活动,祈愿一年风调雨顺,身体健康。

那正月十五,韩国人也吃元宵吗?很遗憾,他们不吃,他们成功躲过了元宵与汤圆,咸与甜之争。那这一天韩国人到底吃什么,都有什么意义呢?

五谷饭

众多传统习俗中,一直还延续到今天的主要是吃五谷饭。现在做五谷饭的食材多少有点儿区别,但古时候主要是红小豆、高粱、小米、黏米、黑豆。为什么是这五种呢?这可是古人的智慧结晶。红小豆,五行属木,对肝脏有益;高粱五行属火,有改善心血管的功能;小米属土,养脾胃;黏米属金,对大肠有益;黑豆属水,补肾和膀胱。五种食材对应五行和五脏,正月十五吃五谷饭,也有一年都身体健康的寓意。

坚果()

韩国人正月十五早上起床,还有吃坚果的风俗,而且只有这一天的坚果被命名为“”,发音大概就是“不勒母”。要是把英文noproblem的NOPRO去掉,后面的发音就相当标准了。哈哈。

这个“不勒母”,不是单指某一种坚果,而是板栗、核桃、松子、花生混合的总称。对,你想的没错,就是大家现在说的“每日坚果”。但最大的区别是必须带壳的!对,你没有听错,重点是必须还要用牙咬开!据说这有两种含义:一是吃掉“不勒母”,一年中会顺便平安,没有琐事。(“不勒母”发音与韩文琐事、麻烦同音)。也就是吃掉“不勒母”,就真的NOPROBLEM了。第二种说法是自古人们相信,这一天早上咬开坚硬的坚果,牙齿会变得更健康。而且还有几岁就要咬开几个坚果的说法。。那我岂不是要咬开40多个?算了,一会儿挑瓜子儿嗑吧。

3.聪耳酒

正月十五的早上,用早餐之前,有人递给你一杯凉的清酒,你一定会惊讶不已吧?“真的憋疯了,大早上就开始喝?”其实在以前的朝鲜半岛,这可是正月十五早上代表性的活动。人们认为,当天早上吃早餐之前,喝一杯凉清酒,不但会让耳朵听力更好,更重要的是一年期间都会不断听到好消息。又叫做“聪耳酒”、“耳明酒”。期待各种好消息的我,打算放下笔,马上来一杯了。

4.拌山野菜

吃五谷饭的时候,一定要配上拌山野菜,才叫正宗。据《东国岁时记》和《京都杂记》记载,人们相信正月十五这天吃拌山野菜,夏天就不怕热。现在看起来似乎没有科学道理,不过习俗一直流传下来。现在一般都是用角瓜、蘑菇、豆芽、干萝卜缨、地瓜梗、蕨菜等一起拌制而成,真正的养生食材。

以上这四种,就是韩国过正月十五的特色饮食。可见,虽节日相同,但习俗和饮食却截然不同。和众多其他传统节日一样,韩半岛在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之下,也自己慢慢演化成自己特色的节日。例如之前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一样,中国的端午是纪念屈原,而江陵端午祭已经是自己地区的特色祭祀活动,本质上完全不是一种东西。所谓的抢注,也是喷子们的谣言而已,大家不必放在心上。毕竟是我们的,终究是我们的,我们要有文化自信。

最后,祝大家元宵节快乐!愿疫情早日结束,愿离去的人,不在孤冷,早生极乐。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