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饮食禁忌 http://pf.39.net/bdfyy/bdflx/190304/6925077.html张枣纪念专辑
张枣(-),诗人、译者,《今天》诗歌编辑。生于湖南长沙,先后就读于湖南师范大学、四川外国语学院。年赴德留学,后长期寓居西方,获德国特里尔大学文哲博士,曾任教于德国图宾根大学,为欧盟文学艺术基金会评委和“当代中国学”通讯教授。21世纪初回国,曾在河南大学任教,后任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年因肺癌去世。出版有诗集《春秋来信》、《中国文化现代性研究》(德文),主编有《德汉双语词典》、《*珂》等书。出版译作有《史蒂文斯诗文集》(与陈东飚合译)、《张枣译诗》,童话绘本《月之花》、《暗夜》等。年3月8日,张枣离开我们十年了。《今天》曾于年推出《张枣纪念专辑》,收录柏桦、陈东东、北岛、钟鸣、傅维、宋琳、颜炼*等悼念文章多篇。让我们重温专辑里诗人作家的评论与回忆,再度走进张枣危险、美丽的诗的领土。▌精灵的名字——论张枣(下)
文/宋琳
一首诗就是一首被写出的诗,不是什么理想类型。一首诗从动机到发展直至最后成形,乃是一个不断接近未知之物的过程,是一次冒险之旅。成诗过程的幽暗无可还原,即使“微精神分析法”在这方面恐怕也没有多少用武之地。赫拉克利特有一个哲学片段只用了两个字——“接近”,我想没有比这两个字更适合于描述成诗过程的了。当九十年代初期国内一些诗人提出“个人写作”的主张时,张枣的“元诗写作”主张却很少有理论呼应,我想这恰是国内语境中的批评对域外写作不够敏感的地方。什么是元诗?在《朝向语言风景的危险旅行》这篇论文中,张枣写到:
当代中国诗歌写作的关键是对语言本体的沉浸,也就是在诗歌的程序中让语言的物质实体获得具体的空间感并将其本身作为富于诗意的质量来确立。如此,在诗歌方法论上就势必出现一种新的自我所指和抒情客观性。??这就使得诗歌变成了一种“元诗歌”(metapoetry),或者说“诗歌的形而上学”,即:诗是关于诗本身的,诗的过程可以读作是显露写作者姿态、他的写作焦虑和他的方法论反思与辩解的过程。因而元诗常常追问如何能发明一种言说,并用它来打破萦绕人类的宇宙沉寂。
张枣的“元诗写作”与欧美现当代诗人如马拉美、史蒂文斯、策兰的写作之间存在着呼应,即叩问语言和存在之谜,诗歌行为的精神性高度是元诗写作的目标,而成诗过程本身受到比确定主题的揭示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