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对于每个深受传统文化浸染的普通人来说,都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
对于忙碌了一整年的人们来说,年节不仅意味着7天的假期、意味着能够好好休息,也意味着阖家团圆,意味着能够从繁忙的工作中抽身,过几天足够慢节奏的悠闲生活,为一年时间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也为第二个年头的开始积蓄精力。
过年,无疑是北京人心中最有仪式感的一件事。这一点,从北京人准备的“年货”就能看出来。
都说“过了腊八就是年”,为了把过年的七天安排得井井有条,北京人从农历十二月初就得开始准备。
在准备过年的过程中,人们会买很多东西,无论是吃的、用的、穿的、戴的,还是鲜的、生的、熟的,统统都称其为“年货”。
北京人买年货的习俗古已有之。《京都风俗志》云:“十五日以后,市中卖年货者,星罗棋布。”而曹雪芹的《红楼梦》里,也描述了荣宁二府置办年货的盛大场景。
北京人买年货的时候,与“吃”有关的年货往往会占大头。
不少怀旧的北京人,会到老字号里去找百年传承的年味。从儿时起就期待的过年美味,如今更多成为了一种承载着记忆与文化的符号。
稻香村的点心,天福号的酱肘子,月盛斋的烧羊肉,丰泽园的馒头,柳泉居的豆沙包,六必居的酱菜,都是过年时少不了的一盘佳肴。
过年期间,北京人还得准备一大盘干果炒货。无论是招待拜年、串门的客人,还是看电视的时候当作零嘴,都再好不过了特别合适。
随着交通运输网络愈发便利,北京人堆在果盘里的干果也越来越丰富:花生、瓜子、葡萄干、红枣,开心果、碧根果、杏仁、松子……那花样可太多了!
犒劳“嘴”的时候,当然不能只有美食,各种饮料、茶叶、酒水,也是必然要囤上一点的。大鱼大肉吃腻了,来一瓶酸梅汤解油腻正好;遇上知己好友拜访,不来一杯白酒也说不过去。
在过去,买年货是对一年辛苦与节俭的犒劳,全家人都盼着过年,也是能在这段时间里,吃上平时吃不到的美食。
如今,北京人的生活越来越好,其实很多“年货”已经不再那么难得。无论是肉禽蛋奶,还是烟酒茶糖,对大部分人来说,都很平常了。
买年货的乐趣所在,也从一起分享美食,变成了一起逛街、购物,享受团聚的快乐。
无论买到手的是美食佳肴、生鲜果品,还是漂亮的衣服、花样百出的化妆品,或是记录生活的数码产品,一家人共同参与、共同决定,一起度过一段美好时光,才是买年货时最重要的事。
如今,北京人买年货有两种方式:要么全家出动,逛商场、逛超市,要么网购,让快递员送货上门。
可惜,新冠病*的存在却为人们设下了障碍。
一些进口食品的部分批次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包括车厘子、冷冻带鱼、冷冻鸡脚、牛肉外包装、冻虾外包装、以及进口原料生产的雪糕等都中了招。
虽说检测为阳性的批次属于极少部分,可不少北京人还是忍不住怀疑起来:购买进口食品,还安全吗?
就此,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李宁作出回应称,新冠病*经消化道感染的可能性极小。
核酸检测主要针对的是病人的核酸片段,无论是活病*还是死病*都有可能检出阳性,因此食品检出核酸阳性不代表具有传染性,只能说明它曾经被新冠病*污染过;从全国各地对食品及其外包装新冠核酸检测来看,总体阳性率较低,不到万分之一,总体污染量也较低。
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称,核酸阳性并不意味着一定有传染性。过去有从事食品加工或搬运工作的人员感染,是因为接触病*时间长,次数多。而对于消费者来说,进口水果一般不会造成感染,清洗之后可以放心食用。
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则表示:“到目前为止,中国消费了无数的海鲜,卖了无数的东西,我只看概率,因为买了一件国外进来的东西而被感染,到现在为止一例都没有发生。”
而且,为了保证进口食品的安全性,从2月12日起,进口冷链食品也会纳入“北京冷链”追溯范围,给想要买买买的北京人又加了一道保险。
近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北京市商务局发布通知,自2月12日起(含当日),将全部储存温度在0℃以下(含0℃)的进口冷链食品纳入“北京冷链”追溯食品品种范围,主要包括冷冻粮食制品(如速冻米面制品)、冷冻乳制品(如*油、奶酪)、冷冻蔬菜、冷冻水果、冷冻饮品(如冰激凌、冷冻果汁)等进口冷链食品品种。
通知要求,本市从事进口冷链食品进口贸易、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物流仓储、餐饮服务等相关单位或个人,应严格落实食品追溯和疫情防控主体责任,保证所经营的进口冷链食品全部实现追溯,严格遵守“四无五不”管理要求,即对无检验检疫证明、无核酸检测报告、无消*证明、无追溯信息的进口冷链食品,做到不采购、不经营、不使用、不运输、不存储。
本市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应遵守“北京冷链”管理要求,保证上传追溯数据全面准确,确保消费者可通过便捷渠道查询产品追溯信息。
如果您对买来的进口冷链食品有疑问,可以直接使用电脑访问“北京冷链”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