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每日一文松子茶bull林清玄 [复制链接]

1#
暑假治疗白癜风去哪儿 http://pf.39.net/bdfyy/bdfjc/140903/4462413.html
PINENUTTEA松子茶

松子茶朋友从韩国来,送我一大包生松子,我还是第一次看到生的松子,晶莹细白,颇能想起“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那样的情怀。

松子给人的联想自然有一种高远的境界,但是经过人工采撷、制造过的松子是用来吃的,怎么样来吃这些松子呢?我想起饭馆里面有一道炒松子,便征询朋友的意见,要把那包松子下油锅了。

朋友一听,大惊失色:“松子怎么能用油炒呢?”

“在台湾,我们都是这样吃松子的。”我说。

“罪过,罪过。这包松子看起来虽然不多,你想它是多少棵松树经过冬雪的锻炼才能长出来的呢?用油一炒,不但松子味尽失,而且也损伤了我们吃这种天地精华的原意了。何况,松子虽然淡雅,仍然是油性的,必须用淡雅的吃法才能品出它的真味。”

“那么,松子应该怎么吃呢?”我疑惑地问。

“即使在生产松子的韩国,松子仍然被看作珍贵的食品,松子最好的吃法是泡茶。”

“泡茶?”

“你烹茶的时候,加几粒松子在里面,松子会浮出淡淡的油脂,并生松香,使一壶茶顿时津香润滑,有高山流水之气。”

当夜,我们便就着月光,在屋内喝松子茶,果如朋友所说的,极平凡的茶加了一些松子就不凡起来了。那种感觉就像在遍地的绿草中突然开起优雅的小花,并且闻到那花的香气,我觉得,以松子烹茶,是最不辜负这些生长在高山上历经冰雪的松子了。

“松子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东西,但是有时候,极微小的东西也可以做情绪的大主宰。诗人在月夜的空山听到微不可辨的松子落声,会想起远方未眠的朋友,我们对月喝松子茶也可以说是独尝异味,尘俗为之解脱。我们一向在快乐的时候觉得日子太短,在忧烦的时候又觉得日子过得太长,完全是因为我们不能把握像松子一样存在我们生活四周的小东西。”朋友说。

朋友的话十分有理,使我想起人自命是世界的主宰,但是人并非这个世界唯一的主人。就以经常遍照的日月来说,太阳给了万物生机和力量,并不单给人们照耀;而在月光温柔的怀抱里,虫鸟鸣唱,不让人在月下独享。即使是一粒小小松子,也是吸取了日月精华而生,我们虽然能将它烹茶、下锅,但不表示我们比松子高贵。

佛眼和尚在禅宗的公案里,留下两句名言:

水自竹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

水和竹原是不相干的,可是因为水从竹子边流出来就显得格外清冷;花是香的,但花的香如果没有风从中穿过,就永远不能为人体知。可见,纵是简单的万物也要通过配合才生出不同的意义,何况是人和松子?

觉得,人一切的心灵活动都是抽象的,这种抽象宜于联想;得到人世一切物质的富人如果不能联想,他还是觉得不足;倘若是一个贫苦的人有了抽象联想,也可以过得幸福。这完全是境界的差别,禅宗五祖曾经问过:“风吹幡动,是风动,还是幡动?”六祖慧能的答案可以作为一个例证:“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

仁者,人也。在人心所动的一刻,看见的万物都是动的,人若呆滞,风动幡动都会视而不能见。怪不得有人在荒原里行走时会想起生活的悲境大叹:“只道那情爱之深无边无际,未料这离别之苦苦比天高。”而心中有山河大地的人却能说出“长亭凉夜月,多为客铺舒”,感怀出“睡时用明霞作被,醒来以月儿点灯”等引人遐思的境界。

一些小小的泡在茶里的松子,一粒停泊在温柔海边的细沙,一声在夏夜里传来的微弱虫声,一点斜在遥远天际的星光……它全是无言的,但随着灵思的流转,就有了炫目的光彩。记得沈从文这样说过:“凡是美的都没有家,流星,落花,萤火,最会鸣叫的蓝头红嘴绿翅膀的王母鸟,也都没有家的。谁见过人蓄养凤凰呢?谁能束缚着月光呢?一颗流星自有它来去的方向,我有我的去处。”

灵*是一面随风招展的旗子,人永远不要忽视身边的事物,因为它也许正可以飘动你心中的那面旗,即使是小如松子。

LinQingxuan

林清玄,中国台湾作家、散文家。

信仰佛教。

代表作有:

《菩提十书》

《清净之莲》

《桃花心木》

《生命的化妆》

《身心安顿》

本篇选自《人生最美是清欢》。

PINENUTTEA

推荐理由:

林清玄的散文给我的感觉就像他的名字,又清又玄。清是文字清新,有点超然飘逸,有点王维的意思;玄是一部分作品涉及佛教,比如说他的《菩提十书》,参悟了太多佛理。胡老师是个入世之人,显然就觉得他的道理玄之又玄。

推荐这一篇的原因是这篇作者以他一贯的风格,以小见大,于细微之处,表现出他别于浮世的情调;于微末之处,见天地之宏阔,宇宙之浩瀚。这一篇,作者通过简简单单的松子茶,谈到了人自命为万物主宰,却依然会被松子这样细小的事物牵动内心。只有内心丰富而善于联想,灵思流转的人才会察觉世间的幸福,不然即便富有,也会觉得自己匮乏难当。而让我们思绪流转的,恰是身边的这些细微的事物引发的。所以,我们应该留意身边细小的事物。

这大概就是林清玄散文成功的奥秘所在!同学们,不要再觉得自己身边无事可为文。当你神思灵动,哪怕是听见松子悄然落地的声音,闻见过花的香风,望见斜在天际的遥远星光,也是可以写出美妙的文字的。

因为作文其实就如六祖慧能答禅宗五祖的那句话: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

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