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字玉珠串(18粒)
清代
18粒
古天一21春拍“金和轩”专场拍品
玉珠自上古时代以来,即已流行。后期随着时间演进,玉珠仍然占据着主流,持有玉珠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后来佛教兴盛,玉珠串也成为佛教七众的重要随身物品,成为佛珠等用。玉珠价值高昂,其使用者向来级别不低,此串玉珠亦为一件不凡之物。
沉香十八子手串
直径18.5mm;53.9g
古天一21春拍“自有乐处”专场拍品
沉香所制,共十八子,打磨圆润,颗粒硕大,均匀饱满,自然状态下发香浓郁。沉香又名“沉水香”,香韵淡雅,自古被认为是众香之首,又是上等药材,长期佩戴沉香制品可安神镇静,温肾纳气。
沉香的使用在清代宫廷中十分兴盛,各种沉香配饰,如手串、朝珠、扁方、香佩等做工精致,为宫中人士所喜好。民间善男信女和文人雅士,亦钟爱沉香手串或各式文房用品。宫廷中的沉香制品几乎全部贮藏在锡盒中,因为锡盒密封性好,通常还会在盒内搁置一些沉香碎沫,再将沉香手串放置其中,是为清代传统的养香之法。
“良士佗”款松子刻字手串
13粒
款识:丙午秋日良士佗
文玩松子始于明代,清时多受文人雅士所好,以喻品格。在清宫中,松子被视为寿果,又谐音“送子”,故被视为福寿之兆,文玩松子也曾为清宫皇室所藏玩。松子壳薄,需用心把玩,否则难以保存,所以明清的文玩松子艺术品传世较少,偶见精品。
本串松子手串包浆厚实,色如红枣,晶莹圆润,似有宝石般的光泽。松子共13粒,其上或阴刻,或浅浮雕铭文,极具金石韵味。落款“丙午秋日良士佗”。整器质地细腻,温润如玉,轻巧别致,是难得的清代松子雕品。
核雕罗汉手执
明代
核雕手执共十八粒,呈色均匀,颗颗枣红皮色,极为难得。每颗核珠均琢有六位罗汉,上下装饰莲瓣纹。罗汉姿态各异,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十八颗共计位罗汉。据现存世的核雕来看,明代的核雕大多是神仙人物、避邪神兽等等。明代以后到了清乾隆年间才出现了用橄榄核和胡桃核雕刻的花船和人物等核雕。这件核雕手执以神仙为雕刻题材,且包浆厚实,犹如红枣,从题材、表现手法及包浆状态来看,为少见的明代核雕作品。
镶金片满核雕人物手串
清早期
18子
核雕手串,共十八子,均镶有金片,以历史先贤为雕刻题材。每颗高浮雕一位先贤像,并注明姓名,涉及屈原等人物故事。整器浮雕工艺精湛,皮壳温润如玉。
△清胤禛十二美人图故宫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