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康复宝典 http://www.jk100f.com/baidianfengzixun/baidianfengjiankang/m/4628.html在古代中国,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胸怀锦绣,满腹经伦,却厌恶官场,无心仕途,或离群索居,著书立说,或留连山水,纵情诗酒,他们就是传说中的隐士。
隐士,顾名思义,首先他必须是“士”,也就是知识分子,而且是颇有才华的,那些没文化的乡野村夫是算不得隐士的,其次,他们没有当官,而是隐居在山野或民间。
历史上见诸记载最早的隐士大概算是那位距今多年前上古时代的许由了,尧帝知其贤德,欲禅让君位于他,这位仁兄却坚辞不就,甚至觉得听到这种话玷污了自己的耳朵,于是跑到颖水掬水洗耳,然后隐居山林,卒葬箕山之巅。
许由
从那时起,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大大小小、真真假假的隐士数不胜数,历代均不乏其人。
归结起来,中国古代的所谓隐士大致上有以下八种类型:
第一种是终生隐居型,比如宋代的林逋,元代的吴镇、明代的徐霞客等,他们从一开始就无心仕途,终生过着隐居生活,从未做过官,也不与官方来往。林逋隐居西湖边的孤山,终生未娶,过着“梅妻鹤子”的生活;徐霞客一生醉心于名山大川,先后游历了十六个省,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成为中国第一位“驴友”;吴镇一生清贫,隐居不仕,唯喜绘画,终成元代画坛四大家之一。
林逋中国第一位驴友徐霞客
第二种是中途归隐型,比如南北朝时的陶渊明。他们最初也有过"治国平天下"的梦想,可惜他们一旦步入仕途就发现,自己正直坦荡的性格与黑暗龌龊的官场是那么的格格不入,他们或是因不能与他人同流合污而受到同僚的排挤,或因直言犯上而遭到皇帝的贬放,最后,他们终于厌倦官场而选择了隐退。像陶渊明,年轻时也曾“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胸怀“大济苍生"的抱负,但终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乡,过上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居生活。
陶渊明
第三种是半仕半隐型:如南朝齐梁时陶弘景和唐朝的王维,但二人又有所不同。陶弘景一直隐居茅山,却通过书信为梁武帝出谋划策,虽身在方外,却俨然成为了朝廷决策人物,被称为“山中宰相”,属于虽隐如仕。
王维身在官场而心中厌倦,但辞官又无保于生计,于是虽做官,却不问*事,筑辋川别墅,过着实际的隐居生活,与陶弘景相反,属于虽仕如隐。
王维
明代的陈继儒其实本质上也属于这种类型,他虽然终生隐居不仕,却又经常周旋于官绅间,遂为一些人所诟病。
这种类型的人其实内心中是向往隐居生活的,但却六根不净,难以彻底割舍与世俗社会的联系。
第四种是功成身退型,比如春秋时越国的范蠡,秦末的张良。他们在辅佐明主,成就大业之后,却毅然放弃到手的荣华富贵,选择了辞官隐退,范蠡是"泛舟五湖"经商去了,张良则"从赤松子游"做神仙去了。这种人的归隐虽然实际上是为了免遭“兔死狗烹”之祸,但却也非常难能可贵,因为一般人是很难抵御唾手可得的荣华富贵的诱惑的。
范蠡与西施泛舟图留侯张良
第五种是前朝遗民型,比如商末周初的伯夷叔齐,明末清初的顾炎武、*宗羲等人,他们的隐居只是因为怀念前朝,不愿与新朝合作。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顾炎武、*宗羲名义上隐居,暗地里从事反清斗争。
伯夷叔齐
第六种是隐以待机型,比如如殷商时的伊尹、商末的姜子牙,汉末的诸葛亮、南北朝时的王猛、元末的刘基等等。他们大都胸怀经天纬地之材,却生逢乱世,他们最初的隐居是为了寻找明主或等待时机,一旦时机成熟,他们便出山扶佐明主,逐鹿天下,最后或一统江山,或割据一方,都成为开国元勋。
姜子牙渭河垂钓诸葛亮
第七种是是忽仕忽隐型:如东晋的谢安,元明之交的王蒙、明末的董其昌,均是先做官,然后又隐居,待朝廷征召或形势有利,又复出仕,之后再归去。这种人其实内心中还是喜欢做官的,所谓隐居对他们来说只不过是形势不利时的暂时避祸或歇脚而已。
第八种是以隐求仕型,这种人的所谓隐居不过是为了博取名声,抬高身价,引起朝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