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是谁,给这两个孩子喂下了毒药人生的答 [复制链接]

1#

高考分数放榜是一波高潮,接下来填报志愿和各大院校放榜又将是一波新的高潮;在这一波又一波高潮中,“胜出者”必然会接受亲朋好友的道喜和祝贺。但还有一大批考得不理想的孩子,他们不敢出门,不敢见人,仿佛自己的脑门上顶着“失败者”三个大字,好似命运从此被改写了一般。

今天,我就想聚焦在这一批没有获得父母认可的孩子身上,看看生活中的两个孩子的背后,隐藏着的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这两个孩子,一个是现实生活中的女孩小鲍。

图片来源于微博

另一个是日本经典老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的女孩松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两个案例看似极端,但我希望大家能够从中“看见”对现实家庭教育的警示。

1

既然没人看见我

那我就吸*吧

女孩小鲍才20岁出头,就已多次吸食*品;年,17岁的小鲍由父母举报,被送到强制隔离戒*所戒*。这是由《都市快报》报道的一个真实案例。

小鲍如何会沾染上*品?在小鲍13岁那一年,一直疼爱她的爷爷去世了,当时父母又闹离婚,让正处于青春期的小鲍顿时觉得“天塌地裂,这世上好像没人爱我了”。

学校里,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小鲍没有朋友,常常被同学嘲笑“没人疼没人爱的傻瓜”。于是她辍学了。

在与父母多次争吵后,父母对小鲍极度失望,打算再生一个重新培养。随着小鲍妹妹出生,全家人的注意力都转移了,小鲍成了那个“看不见”的孩子。“既然没人在乎我,没人看见我,那我吸*又怎样?”

为何一个青春期的孩子,会做出如此剧烈而且自毁的行为决定呢?

我在新书《时间的格局:从出生到青春期的科学养育地图》中,专门用了一整个章节来讲述青春期孩子最被父母忽略的一个心理需求,就是寻找“自我同一性”。如果找到了,孩子就会有动力追求自己的目标和梦想;如果找不到,就会进入一种叫“同一性早闭”的状态,也就如小鲍那样,早早地自我放弃,靠*品来麻痹不甘的内心。

“同一性危机”理论

“同一性”理论是由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创始者埃里克森最先提出的,指的是进入青春期的孩子,特别敏感于别人如何看待自己、自己如何看待自己的问题。这样的自我拷问也被称为是对自我身份的认证和认同,说得更直白一点,就是青春期的孩子必须向自己、向家长、向朋友证明:我是谁?我的价值是什么?我的未来选择是什么?

而顾名思义,“自我同一性危机”就是指孩子在寻求自我价值的过程中,找不到清晰的自我价值感和存在感,会逃避思考个人的品质、努力的目标等价值观问题,甚至会觉得自己就是别人眼里的垃圾,所以自己就是没有价值的孩子。

再回到小鲍的案例,她的父母对青春期心理特点并不了解,他们无法想象除了用学习成绩来要求小鲍之外,其他还有什么事可以提升小鲍的自我价值感。

当小鲍无法从原生家庭中,和正常的朋友社交中获得情感的回应,她那颗无处安放、失去安全感的心只能另寻出路,因此她从早恋关系中寻找可以诉说心事的人,从*品中获取短暂的自我麻醉和逃避。

小鲍的案例敲响了警钟:如果青春期的孩子学习成绩一般,如果在家里因为成绩不好而经常遭到父母的质问甚至打骂,那么很容易出现各种青春期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如果父母想要为这样的孩子“戒*”,就要从孩子的自我成就感入手,找到学习之外孩子还拥有的一点点优势,然后放大它。

拿小鲍来说,虽然父母生了二宝后把更多的时间给新生儿,但是他们完全可以给予小鲍更多的鼓励和引导:及时聆听孩子抒发内心的感受和期待;协助发展学习之外的兴趣,找到自己独有的特长,拉升自信心之后,反过来带动学习,建立自我目标感;邀请小鲍参与照顾二宝,肯定小鲍对家庭的贡献,激活小鲍对未来的美好向往,而不是沉浸在可怕的被孤立、被漠视的陷阱里……

2

得不到爱的孩子

用一生找寻自我

小鲍渴望爱和尊重,却得不到父母的爱和尊重,这形成了一对成长的矛盾;同样,还有很多“不被看见”的孩子,虽然他们没有像小鲍那样用吸*来自毁式的反抗,但他们却用一生去寻找父母的爱和补偿,让自己慢慢枯萎。

根据事实改编的日本老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以倒叙的手法讲述了主人公松子渴望爱和被爱的坎坷曲折的一生。

松子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母亲照顾家庭,父亲上班赚钱。妹妹身体很差,常年卧病在床,父亲几乎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妹妹的身上。

松子最大的梦想就是父亲能把爱从病弱的妹妹身上分一点给自己。然而,每次父亲从外面回到家,与松子唯一的交流只是面无表情地将公文包递给她,然后直接上楼看卧病在床的妹妹。

本文剧照配图来源于网络

一次偶然的机会,松子发现通过模仿小丑做*脸,可以赢得父亲脸上久违的笑容,于是,松子就屡屡在父亲面前做*脸,逗笑父亲,以此获取父亲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