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用了倒叙、插叙等手法讲述了松子的一生。
松子生活在单亲家庭,有一个爸爸和因为生病终日卧床的妹妹。爸爸从小对妹妹关爱有加,却疏忽了松子,造成了松子一生都在寻求关爱的“讨好型人格”。
松子长得很漂亮,唱歌也好听,长大后成了一名音乐老师。
一次,她的学生偷钱被失主发现,但学生自己不肯承认,松子不想把事情闹大,掏空了自己的腰包并“拿”了同事的钱谎称学生已经知道错误并把偷的钱交给了自己。
但失主要求学生当面承认错误,松子找来了学生,学生却反咬一口说是松子自己偷的钱想嫁祸给学生。
松子因此被学校辞退,情绪失控的松子离家出走开始了她的流浪生活。
松子遇到的第一个男人是个怀才不遇的作家。松子和作家在一起后便不爱打扮自己,也不工作,没钱了就借或者乞讨。
作家因为投稿总被拒绝,看松子也越发不顺眼就对松子使用暴力,而松子从不反抗。
有一次作家同行来到他们的住处想偷看作家写的稿子,被作家发现,作家愤怒,再一次对松子施暴。
完事以后,作家在桌上留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生而为人,对不起”,便离开了家。
松子看到后赶忙追过去,只见作家站在马路中间被车撞死。
松子觉得世界塌了。
后来松子遇到了第二个男人,是那个作家的同行渣男B。
B有家庭,松子知道,但她甘愿做情妇,因为她以为B是真的爱他。
后来B坦白,B之所以和她在一起是因为,作家生前是他的竞争对手,B一直觉得不如作家优秀便上了作家的女人来填补自己的自卑感,并表示希望松子不要再缠着他。
松子又一次崩溃,B离开前的最后一句话是夸松子的身材很棒,于是松子开始去做舞女。
松子似乎丝毫不觉得陪男人羞耻,甚至以自己被翻牌次数最多为傲。
但好景不长,几年以后舞厅嫌弃她不再年轻辞退了她,这时遇到了渣男C。
渣男C和松子在一起不久后就嫌弃松子不爱打扮,自己没有年轻女性有魅力,并对松子使用暴力,松子反击,用刀捅死了渣男C。
捅死渣男C后松子想自杀,被一个老实人撞见,没死成。
老实人是个理发师,妻子去世好几年了,他和松子表示不介意松子的过去,想和松子共度一生。松子很感动,但她必须为过去杀人买单,警察找到了她,将她带到了监狱。
在监狱待了几年以后,松子去找老实人,而老实人早已结婚并有了孩子,松子生活里的光又灭了。
松子遇到的最后一个男人是那个偷钱的学生。
学生长大后是个小混混,见到松子后表达了对松子的爱慕,松子不甘寂寞开始和学生同居。
松子和以前一样,有了男人以后便全心全意投入爱情,辞去了工作也不打扮自己,整日坐在家中等男人归来。
学生和松子在一起不久就开始腻味,嫌弃松子,也开始对松子使用暴力。
好友劝松子放手,松子说“只要和他在一起,她就觉得幸福”。
事实上她也这样做了,为了这个学生,她的男人,她也混进了黑社会,和陌生的人传递信息,和陌生的人上床,等等。
后来学生起了贪念,偷了组织的钱赌博,全输光了。
未免被组织杀死,他选择了坐牢,而松子也开始了漫长的等待,等待学生出狱和他一起幸福地生活。几年后,学生出狱了,但松子并没有得到她想要的,学生因为不敢面对过去打了松子一拳后跑了。
松子彻底伤心了,她不再相信任何人。
她每天就躲在自己的房间吃吃喝喝睡睡,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又胖又邋遢的老太婆。
53岁那年,她死在了草地上,死因是一群是十岁左右的孩子看她不顺眼打死了她。
一切错误的起源,都来自松子离开家门的那一刻,她曾经就是那个不回家的孩子。
而结局,松子劝说这样一群不回家的孩子,就像劝说曾经的自己,回家吧,天黑了。
可结果是什么?
松子被不回家的孩子们打死了
松子的一生过得是很悲凉的,一生都在用低到尘埃里的姿态去追逐爱,却不懂,爱人先爱己。
父爱的缺失是她悲剧的源头,她的父亲太爱小女儿,忽略了松子的感受。对于妹妹,他是慈父;对于松子,他就是个杀手,亲手葬送了松子的一生。
他觉得即便是松子谈了恋爱,也不该跟妹妹说,花一样的年季,却不能跟姐姐一样去恋爱,去生活,在我看来,就是魔鬼。
以至于后来她遇见的每一个男人,她不经思索就匆忙地把人请进了自己的生命,全心全意去爱别人,却换来了无尽的伤害。
我们可以从电影中吸取很多教训,
第一,要爱自己,只有好好爱自己,经营好自己,才能规避遇见渣男的死循环;第二,不要把情感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一旦他人离开了,你的世界就塌了;
第二,不要当烂好人(替学生开脱),做事之前好好动动脑子,想想会有什么后果,这后果你能否承担;
第三,第四,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眼光要放长远;
第四,第五,情深不寿,慧极必伤,任何事物都有度,要掌握好分寸。
最后,永远不要让自己一直陷入绝望中,要朝着自己的梦想,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即便一个梦想失败了,我们也能重新整理着装,找到下一个梦想。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