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迷失自我的松子 [复制链接]

1#
只要远离故乡就好,只要不要一个人就好,这是松子一生的概括总结:离开无法让她自证价值的人,寻找能够让她这样做的人。松子为什么这样做?因为故乡意味着没有人生价值,爸爸不需要她甚至责备她的多余,曾经的嘟嘴脸也再无作用。因为孤独意味着失去了自己仅剩的一点爱别人的价值。松子童年的价值,是靠父亲的笑来证明的,然而最终,父亲还是不再对她笑了。所以松子一生的价值,都在寻找着下一个父亲,都是靠别人来证明的。她已经习惯了失败,习惯了寻找下一个,取悦下一个,这是从小她的父亲在与她的相处中教会她的人生的价值所在。与其说这是一种坚持,一种生存的勇气,不如说这是一种后天习得本能,一种习惯的麻木。能给别人带去什么,是她人生的全部意义,即使她内里的精神空空如也,只有空洞的麻木。松子的人生为什么被毁?这一切,源于一次次的被抛弃和背叛,始于她的爸爸和学生。她的爸爸更偏心于把爱留给体弱的妹妹,把责备留给她。她知道偷钱的是她的学生,却不知道原来他会如此讨厌她。松子一次次发现自己是如此地讨人嫌,于是她一次次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自证清白之路,她知道错在别人,于是她离开家乡,找寻着下一个人,来证明她并不讨人嫌,而是个有价值的人。她早已没有自我,因为这正是她执着地想要在别人那里找到的东西。所以,一个恶性循环开始了,她把别人当成自己,疯狂地爱着,别人则感到厌恶或者承受不起没有自我的她的爱,别人的厌恶和远离让她愈加渴望证明自我,愈加爱别人。自始至终,她就找错了地方。她渴望变成白雪公主,却活成了黑乌鸦,只能靠别人活着,只能看着最好的朋友生活越变越好,而自己却仍在孤独中游荡,这种孤独再一次为她的生活输送着能量:我不要孤独,我要找到下一个人,再次证明自己。她不在乎别人不够爱她,不在乎和她在一起的人是谁,不在乎别人对待她的方式,她只怕再没有人可以让她爱,只怕别人要她远离他们,只怕找不到承载她的自我的价值的东西。可是即使是这样简单的要求,她仍一次又一次地被抛弃,于是她只能一次又一次地寻找。在这样的一次次之后,她开始老去,她开始绝望,她开始放弃,于是她自暴自弃,暴饮暴食。直到看到了电视上唱歌的少年,她又拥有了目标和热情,她写信,希望等到回信,最后希望破灭,她写下“生而在世,我很抱歉”,因为她找不到可以自证价值的下一个别人,失去了价值,也就失去了存活于世的热情与勇气。就如她的作家男友一般,当写不出作品,还发现自己原来被爱却不懂爱人的时候,沮丧失落和自厌自弃的念头就出现了。要么死,要么爱。而她用一生,选择了不断地爱,一头扎进爱里,这就是她生命的价值。也许结局的死,于她而言,才是一个好的结局,是一种真正的解脱。她穷尽一生,疯狂地挖掘着自己在别人身上的价值:嘟嘴,唱歌,身材,深蹲,赚钱,剪头发……她离开爸爸,逃避店主,杀死彻也,都是因为在他们身上,她得不到对她自我价值的肯定反馈。这种反馈无关乎别人是否爱她,而关乎她能否在对方身上实现她想证明的事。证明失败,她就远离,成功,她就坚守。她始终迷失了自我,也迷失在这个世界中。与其看着她的迷失而悲伤,我更愿看到她走向天堂。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