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美猴王告别花果山,用了八九年的时间也没在南赡部洲寻找到长生之道。但是猴王在南赡部洲学人礼说人话,为今后得道打下了基础。
我们继续来看美猴王的经历,原著第一回,那猴王忽行至西洋大海,他想着海外必有神仙。独自个儿做个木筏飘过西海,直至西牛贺洲地界。
登岸遍访多时,忽见一座高山秀丽,林路幽深。原著用一段诗句描写了此山如仙境般的风景,其中最后一句祈福峦头龙脉好,必有高人隐姓名。作者点明了此山中必有高人,且隐藏了真实姓名。
那这个人隐姓名了吗?
我们接着往下看,猴王巧遇一个砍柴的樵夫。樵夫告诉他,这山里有个神仙,指点他神仙的住处。此山叫做灵台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洞中有一个神仙,称名须菩提祖师。祖师出去的徒弟也不计其数,现今还有三四十人从他修行。顺那条小路向南行七八里远近,即是他家了。
按照樵夫所说,菩提祖师并没有隐藏姓名,而且还广招门徒,声名远扬。那为什么原文说他隐姓名呢?难道他的真实姓名并不叫菩提祖师?
我们先来研究一下菩提祖师这个名字。樵夫说的称名须菩提祖师这句话有两种理解,一种是称名须、菩提祖师,另一种是称名、须菩提祖师。到底是哪一种呢?原著中共出现过五次祖师的名字,另外四次分别是见那菩提祖师端坐在台上;西方妙相祖菩提;悟彻菩提真妙理;对菩提前作揖。所以正确的理解,就是菩提祖师。须就是必须,是在强调他的祖师身份。
菩提是典型的佛教用语,是梵文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或顿悟。传说释迦牟尼就是在菩提树下静坐了七天七夜,终于顿悟成佛。
樵夫说,菩提祖师的徒弟不计其数,但孙悟空的足迹几乎踏遍三界,也没遇见一个同门中人,更不曾听闻任何人提到过菩提祖师。不论取经路上遇到多大的磨难,孙悟空也没找过他的师傅帮忙。电视剧中孙悟空找菩提祖师救治人参果树的情节,在原著中是没有的。
我们再来研究一下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灵台是指心灵,人身上的灵台穴就对着心脏的位置,其意为心灵之亭台。方寸也,是指人心。出自战国时期郑国的列御寇所著的列子,不见此之心,以方寸之地。后来衍生出成语,方寸之间,方寸大乱。斜月三星,就是汉字心这个字的字形。
其实,美猴王拜师学艺的剧情是作者借用了佛教中,六祖慧能的故事。六祖慧能有一首非常著名的佛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祖师的名字和住处都是来源于此,后文还有几处也是源自六祖慧能的故事。
猴王问樵夫为何不跟着菩提祖师修行?樵夫说他需要早晚侍奉老母,所以不能出家修行,猴王就让樵夫带他去。但樵夫说怕耽误了他砍柴卖钱,不肯和猴王同去。
实际上猴王只走了七八里远就找到了斜月三星洞,按说并不会耽误樵夫很长时间,为什么他执意不肯和猴王同去呢?
猴王在洞府门前不敢敲门,跳到松树上摘松子吃。过了一会儿,出来一个童子说道,师父正才下榻,登坛讲道,还未说出原由,就教我出来开门,说外面有个修行的来了,可去接待接待,想必就是你了。
从童子的话中,我们能感觉到菩提祖师好像拥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其实并非如此。在后文中,观音菩萨也展示了他貌似具有未卜先知的能力。
我们通过原著来分析这种能力,在西游记中是否真的存在。
原著第十七回,孙悟空因为卖弄丢了锦斓袈裟。后来到观音菩萨那里求助,观音菩萨当下道出事情的前因后果。行者见菩萨说出这话,知他晓得过去未来之事。
原著第四十九回,唐僧在通天河被金鱼精捉去,孙悟空再次找观音求救。观音菩萨手下的众神道,菩萨今早出动,不许人随,自助往竹林里去。料到大圣,今日必来,吩咐我等在此候接大圣。
这两个例子,好像说明了观音菩萨能够知晓过去未来。但我们再看原著第八回,观音菩萨领了如来佛祖法旨去东土寻取经人。
在灵山脚下遇见了金顶大仙,大仙道取经人几时方到?观音菩萨道,未定,约莫二三年间或可至此。我们再看原著第九十八回,观世音菩萨对如来佛祖道,弟子当年领法旨向东土寻取经之人,今已成功,共计得十四年。
这说明实际上取经路上走了十四年,如果观音菩萨真的有未卜先知的能力,那为什么会把取经的时间判断的如此不准?这种矛盾如何解释呢?如果观音菩萨并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那他是如何知道取经队伍发生的事情呢?
我们来看原著第十五回,行者哏哏的吆喝,正难息怒,只听得空中有人言语,叫道:“孙大圣莫恼,唐御弟休哭。我等是观音菩萨差来的一路神祇,特来暗中保取经者。”那长老闻言,慌忙礼拜。行者道:“你等是那几个?可报名来,我好点卯。”众神道:“我等是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一十八位护教伽蓝,各各轮流值日听候。”其中五方揭谛中金头揭谛,昼夜不离左右,其他众神按时轮流值班。
也就是说,取经队伍身边常年至少有两个暗神,这些暗神一般不露面。他们除了负责保护唐僧,还担负着监视和引导取经团队的任务。
观音菩萨之所以能够掌握取经队伍的动向,并提前做好准备,其实是有暗神负责通风报信,只是这些都是暗地里进行的,并没有告诉取经队伍。在后文中,孙悟空其实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
有人会说,观音菩萨不会未卜先知,不代表其他神仙没有这种能力。但是大家想一想,如果西游世界中的神仙都会掐指一算预知未来,那这取经大业就没法进行了,三界运转也就没有道法可言了。
大家都提前做好应对的措施,哪还会有孙悟空偷吃金丹,大闹天宫等事,取经队伍也不会遇上那么多磨难了。所以,在西游记中,是不存在未卜先知这种能力的,有的只是人为的布局和安排。
回到美猴王遇到的这个樵夫的事上,樵夫之所以身边守着神仙也不修行,执意不肯给猴王带路。
是因为这个樵夫就是菩提祖师或祖师的弟子变化而来,从而引导猴王找到师父,所以菩提祖师才会提前知道外面有个修行的来了。
无论是哪个版本的西游记影视剧,都把菩提祖师塑造成了一个道家神仙的形象,但这其实是与原著不符的。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