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想见你童年的伤成长的痛,每个人内心都 [复制链接]

1#

文/宁静致远

01

融入玄幻、悬疑、推理元素的台湾爱情剧《想见你》豆瓣评分飙升到9.2。

剧情中,陈韵如拿回身体后假扮*雨萱,并告诉李子维*雨萱从来就没有存在过。自闭又懦弱的陈韵如因此被骂上了热搜。

陈韵如从来不是讨喜的角色,但她是真实存在的人,不是灵*穿越的容器。

她渴望拥有*雨萱一样开朗、活泼的性格,被家人和同学们喜爱。而李子维更像一道光,照亮了陈韵如黯淡的灵*,激起她暗夜里的饥渴。

认识李子维后,她在日记中写道:

“阳光很刺眼,可我却宁愿眯起了眼,也舍不得闭上眼,不去看他。”

父爱缺失的童年,陪酒女母亲,重男轻女的家庭……陈韵如的成长中太缺乏安全感,她没有勇气探寻自我,没有信心拥抱自我。

当陈韵如占据身体的主动权,对着镜子模仿*雨萱露出牙齿微笑,改变自己的性格和习性来迎合李子维时,她就暂时摆脱了眼前的困境。

逃离自己,伪装成别人成了她保护自己、改变命运的快捷方式,哪怕只是短暂的一刻。但同时,她也在逐光追影中丢失了值得珍视的自己。

其实,谁的内心不曾住着一个陈韵如呢?

喜欢的人不喜欢自己,不被重视;悲伤到不想要任何人注意到自己;那些美好总是跟自己无缘,越想要越得不到。

于是讨厌自己,痛恨生命……

那些童年的伤、成长的痛都曾深深地刻在我们的心里,隐隐作痛。

02

在最新一期《我家那闺女2》中,王鸥主动暴露原生家庭之痛。

童年记忆中最深刻的烙印,是昏暗的街灯,暴躁的父亲,痛哭的妈妈,日复一日的争吵。妈妈推着自行车离开昏暗的小巷,她哭着想要留住妈妈……

王鸥3岁时,父母离婚了。

一开始,爸爸妈妈会轮流来照顾她。最后,他们把她踢给了邻居阿婆,她的童年中,仅有的温暖来自于这个陌生人。

一天天趴在栏杆上眺望,期待妈妈来看她,却一次次的失望。

王鸥叙述时,语气很平静,但是泪水却不由自主地流下来。

虽然王鸥最终学会了与父母和解,但是童年的经历让她非常不自信,不断否定自己,面对感情怯懦不已,从不敢追求爱情。

事业有成的她,对着镜头说:“我向往爱情,但是总觉得自己不配。”

从小缺爱的人普遍都缺乏安全感。以至于对待感情的得失心过重,怕被拒绝、怕失去,不敢主动追求喜欢的人,缺乏争取的力量。

要么表现得患得患失缺乏自信,要么表现得“无尽取悦”对方。

日本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也有一个童年缺爱的女孩。

为了讨好父亲,松子学会做*脸,博得父亲罕见的一笑。自此,松子习得了用讨好别人的方式来为自己获得安全感。

为了得到“爱”,她受尽渣男们的各种屈辱而不自知。男人越是轻蔑,松子越是讨好,而她的讨好换来的又是加重的轻蔑。

心理学有个词叫投射性认同。

缺爱的人,会预感自己缺爱,担心自己缺爱。别人看到这种表现就会“认同”她的想法,让她保持缺爱。

缺爱的人被拒绝后,就会默认自己是无价值的、不值得被爱的,剩下的只能通过“无尽的取悦”来求得对方施舍一点点爱。

马东在《奇葩说》中说:心里有很多苦的人,一丝甜就能填满。当那一丝甜被剥夺后,剩下的就只有无尽的苦。

丧失自我的人生,为松子带来了一切人际关系的厄运。最终,她自杀了,只留下一句:生而为人,真的很抱歉。

03

威廉·詹姆士曾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

当失落的陈韵如不再假扮*雨萱的时候,所有人都跟她说:不要变成以前讨人厌的样子。

陈韵如淡淡地回应:“我也不喜欢以前的自己。”

真实的自己没有人喜欢,连自己都不喜欢,对生活、对自己的彻底绝望才是杀死陈韵如的真凶。

大学闺蜜曾跟我说过中学时代的她,自卑、脆弱、敏感,觉得自己不受所有人欢迎,与世界格格不入。

像极了《想见你》中的陈韵如。

她说,那时候,她讨厌,甚至憎恨自己,迫切地想要改变自己。为了融入群体,和同学们打成一片,不被孤立,她尽力去讨好同学。

不敢穿好看的衣服,怕成为众矢之的。不敢跟长得帅的、成绩好的男生说话,怕引起同学误会。有一次体育打篮球,碰撞之下,同学嫌弃地说她太瘦,撞得胳膊疼,她便开始吃很多很多饭,让自己变胖……

所幸的是,上大学之后,她慢慢好转起来。她意识到不应该为了别人委屈自己,不用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开始做真实的自己。

她对我说:你不会知道做一个真实的自己有多爽!

人类所有的心灵之苦,本质上来说就是想得到爱和怕失去爱。

《想见你》剧中*雨萱对陈韵如说:

你会那么想要消失在这个世界,不是因为你对这个世界太过失望,是因为你对这个世界有太多期望。

如果一个人的价值感总是来自于别人的评价和肯定,就会拚命地想要证明自己。即使已经很优秀,也会因为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同而感到挫败、自卑。

世上有两种人,一种是活成别人喜欢的样子,一种是活成满意的自己。然而,不管你活成什么样子,总有人喜欢你或不喜欢你,那就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吧。

杨澜说:“幸福就是要自己认同自己,自己觉得心里有充实的感觉,有这种自我接纳的快乐,我觉得这个才是幸福。”

04

在《被讨厌的勇气》中看过一段话:

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原生家庭只是你的背景,你依然可以选择做自己。

*和*的婚姻堪称影视圈的典范。

但是,很多人都知道,*12岁时父母离异,和妈妈一起艰难生活,对父亲满腔怨恨。而*也是来自重组的家庭。

这段婚姻从一开始,*自己也没有信心。

当看到在媒体采访中,父亲对自己的歉意和维护,她失声痛哭,主动和父亲达成和解:

我的成长他没能全程参与,但不代表他忘记了爱我,父爱从未离开。

她接受自己原生家庭,开始理解父母,尊重他们的选择,把父母婚姻与对她的关爱区分开来。认同自己,放下对原生家庭的恨,*才更好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看过一句话: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裂痕,那是阳光照进来的地方。

打开心灵那扇窗,晾晒一下潮湿的心情,让温暖的阳光照射进来,你将会走出连阴的雨季。

请相信,在你目力所不能及的地方,总有一个人“想见你”。

原创首发,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宁静致远,情感原创作者,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点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