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这场悲剧,我每次都会看哭看电影看到死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的偏方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820/5639543.html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这是川尻松子的墓志铭。在肮脏混乱而堕落的房子里,她最终死于这一句话。

这句话出自太宰治的小说《二十世纪旗手》,是当年太宰治的诗人朋友寺内寿太郎企图自杀时留下的诗句,被太宰治听到,挪用至他小说的副标题。这句话被广泛知晓是因为中岛哲也的《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年)这部电影,改编自山田宗树年出版的同名小说。

这一句话,便是理解松子的钥匙,深受太宰治病弱文学的影响,松子一生的故事就是另一个版本的,人间失格。

小说开头,松子死了,侄子笙问他爸爸,是孤独死吗?日本社会,对于孤寡人士的死亡有个名词,“孤独死”,也并非无亲缘依靠,却已然与社会无缘,他们或许在公园、或许在独居旧房、或许是附近的某条河,在血缘、地缘、职场缘失去之后,孤身一人,悄无声息地死去。松子虽然是被杀,也不过是那无缘社会孤独死的一员。

曾经有着美满的家庭,曾受着高等教育且身为教师的松子是怎样走到这一步的呢?

一切始于一场出走。门罗也写过家庭妇女的出走,然而“逃离”之后,女性不过两种结局:要么堕落流离失所,要么回归家庭。《逃离》中的卡拉选择了后者,而松子是前者。

松子从小认为父亲的爱只给了病弱在床的妹妹久美,成为教师之后又被父亲辈的校长性侵,修学旅行中被*一诬陷偷钱的是松子,心怀*胎的校长趁机辞退了松子。前23年积压的怨气让松子负气离家。

第一个恋人是与自称太宰治转世的落魄作家彻也,爱与暴力共存,即使被要求去卖身养家,松子也忍受下来,然而彻也还是自杀了。

第二个恋人是彻也的竞争对手冈野,受他照顾随后发生婚外情,事发后却被无情抛弃。松子于是自暴自弃去做中洲的土耳其浴女郎,一时成为红牌。

第三个恋人是客人小野寺,被他劝诱搬到了雄琴,然而小野寺用松子的钱去包养女学生,松子怒杀了他。

松子随后来到玉川上水想要自杀,却被理发店老板岛津搭讪过起了同居生活。被警察逮捕后,做了八年的牢,成为了理发师,出狱后发现岛津已经组成了家庭。

第五个恋人是当年害自己失去工作的*一,两人在理发店相遇后同居,但*一身陷黑道的追捕和*品中,随后再次入狱,出狱后逃离了松子的爱。太宰治有句“懦夫连幸福都害怕,碰到棉花也会受伤”形容*一再合适不过。于是直至松子死,都一直独居在二层旧楼的光明庄。

如果要说哪位导演最适合将这本小说进行影视化改编,阿莫多瓦是一个,日本就数中岛哲也了。

小说以侄子笙和松子两条线交叉并进,结构以具备极强的完善度,所以电影基本按照小说的框架行进。导演中岛哲也贯彻了他的风格美学,高饱和度色彩、跳脱而强节奏感的剪辑加上风格化的幽默演绎,使得松子的一生绚烂花开到荼蘼。

最到位的是中岛哲也对松子的理解。很多人认为松子的原型是饭岛爱,而她的性格里,更多的是太宰治。松子的判决书上,被认为她的性格缺陷是导致悲剧发生的最主要原因:“任性而为、以自我为中心,容易感情用事的个性,致使她误入歧途”。

最开始松子处理修学旅行偷窃案的方式就已经显示出,她和《人间失格》里的叶藏非常相似,因为惧怕直接了当说出真相,掩饰、撒谎、拼死拼活地取悦他人的心理。

取悦一个人有多难,这是受取悦者所无法体会的。这个被弟弟纪夫称为“临死都要给家人添麻烦”的松子,一生取悦了这么多男人:田所,佐伯,彻也,冈野,赤木,小野寺,岛津,阿洋,纪夫,爸爸。看起来不断地去依附男人,没有独立意识,执迷不悟而走向毁灭,其实松子这样的人设本身不是讨喜的。

于是导演给松子设计了一个细节动作,做*脸。这个“丑角”面具,其实不是消弭自我求得男权社会的认同,而恰是隐藏那个与众人“相异”的自我。笙在第一次拿到松子姑姑的照片时,第一反应是松子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感觉个性很强,可能会让男人敬而远之”。

取悦背后,满足的实际上是她自身的欲望,填补的是她自身的匮乏。松子回忆起当时做土耳其浴女郎的时光,觉得那段时间才是活得最忠于自己。她对性的开放,对工作的热情,对自我价值实现的梦想,对爱情的主动追求,这些都是不符合当时社会道德的女权思想。

小说中太宰治对松子的影响要比电影更甚更细节一些。有些让人会心一笑:落魄小说家自称是太宰治转世,而那个竞争对手冈野喜欢的是三岛由纪夫,三岛一直批评太宰治“气弱”,人也讨厌,是诋毁他最严重的,而冈野面对彻也,也还是心生自卑。而松子明显还是更喜欢太宰治。

再如松子决定追随彻也自杀的那段,她说“彻也如果是太宰治转世投胎的话,那我就是山崎富荣。”山崎富荣和太宰治冒雨在玉川上水的河边走了米,双双投河自尽,被发现时两人紧紧抱住对方的头,腰部被红绳绑在一起。而松子,最讨厌的便是雨天,看着家门口的河流,会流泪。

以“生而为人,我很抱歉”为人生副标题的太宰治,自杀到第五次,他留给世界的最后一句话是:“不要绝望、在此告辞”,以此句结束多少还是有些宽慰。

黑帮当道、社会混乱、精神感官双重萎靡的战败日本,这样的病弱文学,其中的上升意识和下降意识都是共存的,“向死而生”可能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松子在历经一次次抛弃和重创后,仍然燃起生之欲念,这种生命力,强烈又脆弱。特别是松子生命最后的希望被那么细小的人性之恶彻底掐灭时,她对爱与家的执拗才那么让人为之动容。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终于落幕了,而逐渐理解松子的笙也终于重新振作起来。

电影结尾,笙说:「我不了解上帝,也没有想过,可是…如果…这个世界上真有上帝,像松子姑姑那样,让人欢笑,让人打起精神来,热爱别人,就算自己会变得伤痕累累,孤独一人,不入流,甚至…笨得不行,我却觉得,这个上帝值得信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