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北极星文学每周好诗第11期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的著名专家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502/6205102.html

高端纯粹唯真创新

第11期

杨秀武张常美

钱松子灯灯梨落如风

栏目主持阳坡牛兰叶子

杨秀武,中国作协会员,湖北省作协民族文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这是一个动态的数字标题

残雪融化的过程

文/杨秀武

像羊群,在阳光下奔跑

跑着跑着,一只羊变成一只兔

一只兔变成一滴水

一滴水就变成一个春天

这个过程,是一种有疼痛的

追赶

羊群,兔子和水跑过的藕塘

荷叶,包括红色的莲花也不见了

空旷和狼藉,把身体里的阳光

分成血液和眼泪

这个过程,是一种残忍的

裂变

灵川点评:

残雪融化的过程很普通,但在诗人眼里,就成了一个季节和时光更替的很具体很细节的过程,在诗人笔下,融化的过程”“像羊群”在奔跑,像“一只羊变成一只兔”,像“一只兔变成一滴水”,像“一滴水变成一个春天”,这个过程充满着动感和新鲜感,充满着“追赶”中的疼痛感。同时,残雪融化又是一个很“残忍”的过程,因为在“羊群,兔子和水跑过的藕塘”里,已经不见了荷叶和莲花,只留下了“空旷和狼藉”,甚至能“把身体里的阳光/分成血液和眼泪”。这个过程确实是“残忍”的,它蕴含着一种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走向。可以这样说,诗人用敏锐的洞察力和想像力,把残雪融化的过程写到了极致。

张常美:山西代县人,居大同,地质队工人。有诗歌发表于《诗刊》《中国诗歌》《长江文艺》《扬子江诗刊》等。获得第十七届华文青年诗人奖。

桃花源记

文/张常美

有没有这样绝美的山水

还没有被任何语言表达过

它空着,避开了所有路

水流得缓慢,草长得欣喜

有没有那么一刻

——夜深人静的时候

你闭着眼睛,耐心地

一声又一声,不知名的鸟把你领到那里

如果要从那里折返回来

一定要掩住入口的那块巨石

也切记不可从人世的大雾中回望……

想象是诗歌的翅膀,它会让一首诗歌像鸟一样飞向远方,这首“桃花源记”,起句不凡,一句“有没有这样绝美的山水”的设问句,就把诗人眼中“绝美山水”的“桃花源”呈现了出来,诗人把一种想象的美交给“任何语言”都没有表达过的地方,这里“空着”却没有道路,这里的水流和草,鸟鸣和巨石,都成了绝美山水的一部分。而“切记不可从人世的大雾中回望”的落笔句,更进一步的反衬出这里是一个不属于人间的地方,于是,想象在这里,被提升到一种仙境的高度。整首诗语言平静却不乏意味,没有华丽的词藻,却将诗人眼中的“桃花源”刻画的“入木三分”。

钱松子,本名钱劲松,江苏南通人,年开始写诗。88年诗刊社全国青年诗歌刊授学院第四期学员,89年诗刊社处女作奖,95年诗刊社全国朗诵诗佳作奖,96年星星诗刊佳作奖等一些奖项。辍笔二十余年,年重拾诗歌。

蝉声

文/钱松子

我用手机拍出荷花,

但拍不出,阳光在它身上挖过的每一锹。

从波痕倒数回去,

那些下载在荷叶上的蝉鸣,

像一个人,

被镜子过滤了引擎声。

灵川点评/p>

诗人在抓取了“蝉声”这样一个很普通的诗歌意象之后,不是直接点题,而是运用“衬托”和“迂回”的手法,把一只匍伏在荷叶上的蝉和它的声音,通过“阳光”和水的“波痕”牵引出来,在意象叠加和语言错位的过程中,让蝉声“活”了起来,“活”成了一个人,“活”成了一个“被镜子过滤了引擎声”的人。诗虽小,却意韵饱满,个性化的语言和渐次推进的诗写风格,揭示了暗藏在“蝉声”里的一种美和深度。

灯灯,女,70后,江西上饶人。现居湖北武汉。作品发表于多种诗刊并入选多个选本。曾获《诗选刊》年度中国先锋诗歌奖、第四届叶红女性诗歌奖、第二届中国红高粱诗歌奖、第21届柔刚诗歌奖新人奖。参加诗刊社第28届青春诗会。鲁迅文学院31届高研班学员。出版个人诗集《我说嗯》。

一张白纸在飞

文/灯灯

白鹭要带着水中的自己

远离冬天,所以它飞翔

远远望去,整片水域都跟着它飞

接着是山脉,是山脉后面

*昏的村庄

更远一点,是冬天,是尘世

远远望去:

一张白纸,领着茫茫的尘世在飞。

灵川点评

一种典型的借喻手法,凸现在诗歌的题目和整首诗中,诗人用娴熟的创作技能,让一只“带着水中自己”的白鹭,为了远离冬天而飞翔,并且“领着茫茫的尘世”一起飞,让它在飞的过程中,承载了山脉、水域和村庄,承载了人世间的所有,于是,诗中的暗示从借喻的名词中替换出来,让我们感受到一个人在前行的过程中也是这样,不可能轻装而“飞”,总要携带着人世间的一些事物,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总有一些事物要跟着你一起“飞“,无论是奔跑还是飞翔,“茫茫的尘世”,是一个人无法卸载的行蘘。这首诗的精辟之处就在于:从一只白鹭的呼吸和飞翔里,也能看到人类的影子。看到一种更深更远的人们不易察觉到的东西。

梨落如风,西安人,西安市作协会员,毕业于复旦大学。作品在《诗刊》《诗选刊》《星星》等国内媒体均有发表。著有诗集《似水年华》。

文/梨落如风

鸟飞过天空。它没有落下来。再远点,就是一条蓝色的河

它看见:他在水面上波光粼粼。到处都是种子

它们长大了。是一群黑色的翼。摩擦生涩的冬天

永远都不会落下来

相对天空和“一条蓝色的河”,相对一个季节,一只鸟或一群鸟,它们飞翔的时候,只是一个不易察觉的斑点,就像一个人在广阔的水面上或在大地的种子中间。在这里,一种揭示是显而易见的,鸟可以放牧着天空,人可以牵引着种子的生长和丰盈,这些看似微小,看似微不足道的“斑”点,却像一种散发着光芒的耀斑,镶嵌在绵延的时光之中,“永远都不会落下来”。一个“斑”字,很随意的就道出了微小与浩大、瞬间与永恒的秘笈。整首诗短而有序,行文随和,不动声色,让人读后生成的感悟,久久不能离去。

北极星文学原创作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