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希望你看懂,也希望你看不懂狗十三 [复制链接]

1#
点状白癜风 https://m-mip.39.net/pf/mipso_4517283.html

《狗十三》里的李玩,让我想起了《人间失格》里的叶藏,想起了《请回答》里的德善,想起了《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里的松子,想起了《家》里的觉新。

尽管我仍然坚信这世间唯有父母给予子女的爱是最为伟大和无私的,但却不能否认在成长的路上,父母的爱也曾无数次化作狂风暴雨,使我们的心变得冰凉。

与父母之间的这场“战役”,我们只能缴械投降,因为“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一天我们长大,就明白了他们那些冠名以“为我们好”的所作所为。

他们以为我们懂了,其实,我们只是妥协了,我们是成长在爱的牢笼里的鸟,有翅膀却不能飞翔,我们也如同一条宠物狗,在调教下,变得听话,也学会了迎合讨好。

十三岁的她,把大部分我们的成长演绎了一遍。

你还记得你是在哪一天开始变得懂事了的吗?

不记得了,因为成长才不是人们所说的一瞬间、一夜间,而是在无数次不分青红皂白的责骂,和爱好、选择不被尊重的时候。

是无数个夜里泣不成声的时候,是明明有一个家却发现自己依然像个多余者的时候。

是好多好多年压抑在心底的无从诉说的委屈和忍受的时候。

也是认清一切无法选择、也无从逃脱后的无能为力。

她喜欢物理,选择兴趣小组的时候,却被爸爸强行改成了英语。

她不喜欢喝牛奶,却总有人为她递上牛奶。

她喜欢狗,而家人却不顾她的哀求把狗狗送去了狗肉火锅店。(第一条被爷爷弄丢了。)

她不是没有反抗过,只是不服从父命便是不懂事,被打、骂后,她只能逼着自己成长、活成别人期待的懂事的样子。

爸爸为了哄她而买来,但后来却与之惺惺相惜的小狗爱因斯坦走丢很久后,再度与它重逢,她已经不再敢“要”了。

她说,真害怕它会扑上来。

第一次因为弄丢狗,她可以不顾家人反对,一个人大晚上的冲出去到处寻找爱因斯坦。

其结果是她终身难忘的。

她被父亲拖拽着,大声吼骂着,甚至被扇着耳光,被踹着。她在暴力下向爷爷奶奶道歉,甚至还要因为爸爸的道歉而原谅他。

继母生了个弟弟,爷爷说男孩子的名字可不能向女孩子的那样随便,为弟弟庆生,进门的时候亲戚无一人和她打招呼,她俨然成为了可有可无的人。

对于一个十三岁的女孩,她承受的未免太多。

偏偏是最爱我们的人,能伤害我们最深。

爱,有时候变成了一种捆绑,连接受爱,接受什么样的爱,都被规定好了。

除了服从,别无选择。

像李玩一样,我们对家庭产生了恐惧,可也如太宰治书中写到的“这是我对人类最后的求爱。尽管我对人类满腹恐惧,但却怎么也没法对人类死心。”

其实她的爸爸也在很努力的想要做个好父亲,父女俩在车上都流泪的那一段很打动人心。

其实爷爷也并非只重视男孩,买菜的时候他也会为孙女挑选她最爱吃的新鲜的肥一点的螃蟹。

奶奶平时和爷爷出门买菜都不愿意,却在她没回家的时候出去到处找她,最后被爸爸找到的时候嘴里嘟囔着不认识路了。

电视剧《请回答》里父亲对德善说“爸爸也不是生来就是爸爸,我也是第一次当父亲。”

电影里,家人关心着李玩的学习,爷爷发现她的物理获奖的时候,脸上的欣喜是显而易见的。爸爸也高兴得哼起小调,说她是他的骄傲,夸她有出息。

在后母生了弟弟的时候,家人也考虑到她的感受,缓了许多天才告诉她,爸爸还特意买了一条狗来陪她,还打电话给她一个姐姐叫她来家里给她补习英语顺便陪陪她。

因为工作烦恼,压力很大,以及担心以及父母的爸爸,失控发脾气打骂了她,事后会很认真的向她道歉。

其实这已经比大部分的父母做得好了。

在中国,大部分的家长在子女那里是有着绝对的威严的,他们在不善于表达爱意的同时也更不可能对孩子道歉。

《狗十三》自拍摄完成到上映,沉默了五年时间,有人说是由于故事太过真实。

的确,电影收获了一大批观众的眼泪,获得好评如潮的同时,也引起了人们的反思,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不论是从家庭教育方面,还是从个人成长方面。

影片想要传达的,也莫过于此——不是非要分清孰是孰非,而只是把最平凡也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家庭的生活、一个女孩的成长搬到了荧幕而已。

剧中人物普通如你我,几乎每个人都能在其中一个人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对号入座着,并通过影片寻求和他人或与自我的和解。

成长,是什么呢?

是变得更坚强,是变得更勇敢,是变得更优秀,成为自己欣赏的那样的人。

也可能是会变得更自私,是变得更圆滑,是变得更冷漠,是变成自己最害怕成为的那种人。

可无论我们变成什么样的人,都应该学会如何去爱,以及被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