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城里的月光异乡务工的你中秋节怎么过 [复制链接]

1#

「本文来源:工人日报」

节日期间,他们在岗位上忙碌

陈宾,36岁,是一名快递小哥。老家在陕西蒲城县,在北京干了6年多快递的他,非常喜欢自己的工作。他说看到客户收到包裹,感觉很满足。

今年中秋节他“和快递一起过”,每天送多件快递。说起家人,他眼眶湿润:“我想和家人说,我很想他们!”

王娥荣,59岁,是保洁员兼垃圾分类员。老家在河南周口,年就和丈夫从老家来北京打工,夫妻俩一起负责物业保洁工作。如今儿子也在北京成家立业,今年3月份王娥荣刚得了孙子,她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今年中秋虽然不能回老家,但会和家人一起赏月、吃月饼。

卢小华,22岁,老家在湖北省咸丰县,现在中国石化恩施北加油站加油员岗实习,平日主要为进入加油站的顾客提供汽柴油加注服务。

卢小华说,中秋节将会和我同事们一起坚守岗位,因为随着节假日的来临,客流量逐渐增大,我们必须确保加油站保供不断供,确保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希望大家安全出行,在加油站加油的同时,佩戴好口罩。”

郑拥*,55岁,老家在山西省洪洞县,去年从老家来北京打工,按保安公司安排,现在某学校负责安保工作。今年中秋假期3天,郑拥*留在北京休息,准备过年再回家。

(工人日报记者甘皙通讯员申萍)

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最初“祭月节”的节期是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后来才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夏历八月十六。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年5月20日,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更多务工者这样过中秋

开着清扫车赏圆月

人物检索:孙建林,44岁,籍贯四川广元,北京市东城区环卫清扫队一中心环卫工人

孙建林初来北京打工的时候,已经过了不惑之年。3年前从老家四川广元北上,他就进了北京市东城区环卫清扫队。环卫队实行轮班制,每周休息两天,没有节日的说法。因为排班的缘故,他从来没有赶上过中秋放假的福利。

每天的工作,从晚上10点开始,到次日凌晨6点结束,他要驾驶着清扫车从交道口南大街开始,一路沿着二环周围清扫主路的路牙子,直到工体北路,一共34公里。

开清扫车要比普通车辆难度高很多:要跟行人打交道,时刻注意来往行人!还得将车紧贴路牙子,时速最高不超过20公里,要是路面脏,时速还得往下降,直到把路牙子清扫干净才能往前移。

大约在凌晨两点半的时候,孙建林能有一次半小时左右的休息时间,足够他在车上眯会儿眼,缓解深夜工作的疲劳。然后就要继续出发,直到凌晨5点半的时候将车开回去卸垃圾、清洗车辆、收车,6点准时下班。

孙建林的一年四季,都是白天休息,晚上工作。年过四十后,他要比以前恋家了。回想去年过中秋的时候,工作间隙的他开车时看着外面的月亮,就特别想念老家的父亲,抽空打了电话过去叮嘱70多岁的父亲:一定要注意身体。

孙建林也时常觉得辛苦,但是每天清晨迎着朝阳,看到清扫一新的马路,那种自豪感又冲刷了他内心的苦闷。

今年的中秋,孙建林依然要工作,但是白天他打算和几个老乡一起聚聚,“聊聊天吧,但是晚上要工作不能喝酒有点可惜,没办法,这是我们司机的职责!”

5平方米看守工棚里过中秋

人物检索:冉家福,40岁,籍贯贵州水城,昆明铁路局看守工

“月饼买了菠萝味的吗?买鸡蛋了吗?和娃娃通过电话没?”

“你爱吃的都买了,刚刚问过了,娃娃都好着呢。”

正在对话的两人是昆明铁路局曲靖工务段(六盘)水红(果)铁路54公里防洪看守点的夫妻看守工冉家福和汪碧琴。

冉家福和汪碧琴是贵州省水城县新街乡二台村村民,家距离看守点仅有4公里。

年5月,夫妻俩通过劳务工招聘来到这个看守点,负责日夜巡查看守点附近米的铁路线和线路两侧的危岩落石。为了照顾妻子,冉家福主要负责夜间巡查,妻子汪碧琴负责白天的巡查。

“在来看守点工作之前,我们夫妻俩靠在老家种地和养羊维持生计,一年忙到头收入还不到两万元。来到铁路看守点工作后,我们两人每月能挣到0多元钱,除了供养两个孩子上学,还有富余的钱存到银行。”丈夫冉家福咧嘴一笑说,“看守点的工作虽然辛苦,但比起干农活算轻松的了,收入也有保障。”

虽然离家很近,但为了保证列车运行安全,逢年过节夫妻俩都得驻守在看守点,春节、中秋也不例外。

“明天是中秋节,我今早就买了鲜肉、蔬菜和月饼回来。”妻子汪碧琴边洗菜边说,“算上明天,我们连续9年的中秋节都在这只有5平方米的看守工棚过,虽然简陋,但我的心里踏实。每月工资按时发放,小孩在学校好好念书,爱人就在我身边,这就是我们普通人的幸福吧。”

冉家福告诉记者,这份家门口的活很难找,他们要尽力干好,等供养两个娃念完大学后,就用积攒的钱在村里盖上一幢小别墅。

30多个中秋未回过家

人物检索:蔚保同,53岁,籍贯河北保定,长春地铁建设电工

“月圆人团圆……”每到中秋佳节,蔚保同在逼仄的简易宿舍楼院内,抬头遥望一轮满月时,嘴里总会反复呢喃这句话。然而,月虽圆,人团圆却只是奢望。

今年53岁的河北籍老蔚,年退伍转业,在北京打工20多年,年底来到长春地铁建设工地上做电工。30多年来,他从未回家过过中秋节,今年照例,还是只能跟工友一起过。

“老母亲73岁,身体还算健朗,媳妇儿在家照顾老人、带孙女,两个儿子一个在内蒙古当武警,一个跟我一样长年在外打工,一家人隔上5年能聚全一次就不错了。”说起家人,老蔚粗犷的脸上神色格外温柔。每至中秋,思乡之情满溢,唯一的疏解方式就是给家里打电话,内容数年不变:买月饼了吗?别省着花钱,多买点好吃的,多注意身体……

小孙女刚出生不到一年,老蔚心里又有了新的牵挂:“就出生的时候看过一眼,现在偶尔用电脑视频,小家伙活泼爱笑,特招人稀罕。”

今年中秋节当天,老蔚单位的食堂会给加个菜,并给每人发一瓶啤酒,工友们在一起热闹之后就各回各的宿舍。躺在床上,大伙儿又会开始絮絮叨叨地聊自己远在家乡的亲人。

老蔚一个人负责工程队的供电工作,24小时开机待命,按需随时下井。有时半夜处理完工作,就站在院里看看月亮,抽一根烟,思绪飘远。

与亲人聚少离多,确是人生一大遗憾,但老蔚总想着,只要身体好,就得在工地上待着。“养家糊口是其一,单位信得过咱的电工技术,咱就得把自己的能耐都用上去,往大了说这就是我的人生价值!”老蔚在岗4年多,实现了所负责项目工地的用电零故障、零事故,并已连续三年荣获长春市地铁工程建设“十大优秀农民工”称号。

漂泊6年首个团圆夜

人物检索:李飞,38岁,籍贯陕西渭南,成都工地钢筋工

9月13日夜里10点,成都博览城综合交通枢纽项目的钢筋加工棚里依旧灯火通明,钢筋工李飞站在弯曲机旁不停忙碌,为了赶工期,他和工友们每天都要加班至深夜,但连日来李飞的心情格外好,因为今年他将迎来在外漂泊6年来首个与家人团聚的中秋节。

李飞来自陕西渭南农村,始终跟着中铁一局四公司项目全国各地奔波,但有相对稳定的务工单位,于他而言是十分幸福的事情,唯一的缺憾便是无法陪伴家乡父母、妻儿,只有春节时才能有短暂的相聚。“在外干活的都这样,为了生活,总得作出牺牲。”

每逢佳节倍思亲,李飞时常以为自己已是麻木了,可今年妻子突然告诉他,一双儿女想爸爸了,正赶上中秋节学校放假,妻子打算带着孩子从老家乘火车赶到成都来与他团聚。“听到消息,特高兴,但又觉得老婆孩子辛苦。”李飞停下手里的活,点燃一支烟做片刻休息,“一家人在一起过中秋可是从来不敢想的事情,外出打工6年,这还是第一次!”

李飞告诉《工人日报》记者,现在工地条件越来越好,公司听说家人来过节,还专门为他空出一间相对较宽敞的夫妻房,供一家四口团聚。他琢磨着放假期间要带妻儿好好在成都市区逛逛,“到时候咱也可以骄傲地对孩子说,这城里的高楼大厦,也留下了他老爸的汗水!”

李飞说,他之所以如此努力在工地上打拼,最大的心愿便是希望给孩子创造好的生活条件,让他们能够坚持学业,改变命运,“父辈辛劳,就是为了子孙后代能够过得甜!”李飞告诉记者,妻子和儿女会在中秋节当天抵达成都。临近中秋,成都的月亮虽半弯却皎洁明亮,李飞自语道,“家团圆,才见这城里月儿圆!”

晚上下班后夜游西湖

人物检索:李丽,24岁,籍贯安徽安庆,杭州武林路餐厅服务员

“不回了,中秋节我们没有假期。”在杭州武林路一家餐厅当服务员的李丽告诉《工人日报》记者。

李丽是安徽安庆人,来杭州打工已经快四年了。她也是这家餐厅的第一批员工,因为资格老,尽管年纪不大,但其他店员都要叫她一声“小丽姐”。李丽告诉记者,自从出来打工,每年也就只有春节可以回家看看。因为对于他们这些在餐厅上班的人来说,节假日一般都正好是最忙的时候。“别说回家了,忙的团团转,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李丽说。

话音刚落,不远处一桌客人叫她去结账,李丽转身又忙了起来。刚给这边的客人刷好卡,隔壁桌又叫她添些茶水,还有新来的客人要点单……李丽就在收银台、取菜口、点单台之间来来回回,又忙了20多分钟才能喘口气。

“想家是肯定的。以前在家的时候中秋节是一大家子过,所有亲戚都在一起,热热闹闹的。”李丽告诉记者,现在一般下班要到夜里10点多甚至11点,一天忙下来根本没有精力再去考虑其他事情。

“第一年来的时候,中秋节晚上跟姐妹们去西湖断桥赏月了。后来慢慢也就觉得很平常,今年中秋下班至少也得10点多了,可能大家要一起去断桥放松一下,我还没想好要不要去。但是她们说要介绍个男朋友给我,我现在的愿望也就是找个合适的人结婚了吧。”李丽笑着又去端下一位客人的餐食了……

忙完送货抬头思乡

人物检索:马占山,25岁,籍贯宁夏,快递公司送货员

9月13日,在韵达快递工作的快递小哥马占山告诉《工人日报》记者,这个中秋节他不回家了。

说这话的时候,他还抱着一个几乎到他胸口的大包裹,一步两个台阶大跨步地上楼。包裹很重,9月的杭州虽然已经凉快了下来,但马占山的汗水还是沿着脖子不停往下流。

“这里面可能是家具之类的。”他说着,敲响了收货人的家门。然而敲了好一会儿,并没有人应门。他又打了一通电话,才知道对方出去了。马占山二话不说又搬起包裹往楼下走,“得给他放到外面的代收点去,我提前打电话问一下就好了。”

马占山老家在宁夏,来杭州已经两年了。他告诉记者,自从出来打工也就每年春节能回去看看。至于中秋节,对他来说不过就是普通的一天。而对于家乡的思念,他说他早就习惯了。

“再想家也得上班吃饭嘛!”这些年在外面,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多挣钱,家里还有老父母和弟弟妹妹。只有挣到钱寄回去,他才感到欣慰。马占山很喜欢杭州,但他也觉得自己可能没法留在这里。“房子太贵了,我们这些人也就是来打打工,挣到钱了再回家去。”

“后天就是中秋节了,你准备怎么过?要不要去赏个月?”记者问他。

“赏啥月么。上楼下楼还得搬东西,一天下来动都不愿意动。真要赏月么站在阳台上抬头看看,想想家人就行了。”马占山笑着说。

(来源:工人日报)

记者探访月饼加工车间

每块3斤重的月饼如何制作?

近些年,传统五仁月饼再次受到人们的青睐,那么制作一块传统手工五仁月饼需要哪些工序?与流水线月饼有何不同?记者走进德州的一家月饼生产企业,进行了实地探访。

在偌大的月饼加工间里,工人们在挑选制作五仁月饼的原料,莲子、杏仁、瓜子、核桃、松子仁……一粒粒饱满的坚果被优中选优地精心挑选出来。

眼下正在赶制的是一批3斤重的纯手工传统五仁馅月饼,工人们将和制好的五仁馅,用一整张面皮紧紧包裹起来,经过揉、捏、压制模具等环节后,一块成型的月饼就出现在眼前。

山东枣粮先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烘焙车间技术指导邓*花介绍说:“纯手工月饼对面皮的要求更严格,要求工人用手工包,面皮比上机器的要软一些。另外馅比较大,因为用手工包,坚果会完整,皮薄馅大,吃起来口感会软糯细腻。”

据了解,一块好的月饼,三分做、七分烤,而大块月饼在烤制时,更需要加倍小心。

邓*花还说,“纯手工月饼分两次烘烤,两次大约需要四十分钟。第一次先用高温定型,定型以后先摊晾,摊晾到50多度的时候,用低温让它成熟。低温烘烤保证了口感,表皮不焦,但是绵软。”

(来源:齐鲁网)

工人日报客户端第期

往期文章:

中秋诗会,看看这些打工者们的“月亮与六便士”

中秋假期来了,孩子“不玩手机玩啥?

新人难招来、熟手总被“挖”,技能人才之“渴”咋解?

空调工4楼托举男童,男童父亲:他不只救了孩子,也救了我们全家

降低抽成比例、保障休息和收入权益……网约车新规来啦,驾驶员请查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