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子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中国古代的各色粽子
TUhjnbcbe - 2023/8/12 20:53:00

古代粽子的名目品类很多,形制不一。以外部特征命名的有“秤锤粽”,有缠足妇女鞋子形状的苏州“金莲粽”,也有唐代的“九子粽”。据说“九子粽”是用彩线把九个形状、大小各异的粽子穿成一串售卖,图个好彩头,也能一次卖出更多数量的粽子,体现了唐代商人的营销意识。

因内馅工艺得名的粽子,有“苏木粽”:“以柊叶裹者曰灰粽、肉粽。置苏木条其中为红心。”这种粽子很奇特,里面放了一样不可食用的部分苏木条。苏木可供药用,能够活血化瘀、止痛消肿。“苏木粽”煮熟之后,中心部分被染成了较深的红色,由内向外渐变为浅红,外观独特。

还有艾草水浸米的“艾香粽”:“用糯米淘净,以艾叶搥水浸过,夹枣核、桃仁、青丝、赤小豆,以箬叶包之。”这里的“青丝”应该是指糕点里常用的青梅等切成的细丝。“艾香粽”巧妙结合了艾草和粽子两种端阳节物,亦是文化事象异源合流的产物。

“碱水粽”是糯米浸泡草木灰水再捞出沥干后制作的,草木灰水呈碱性,泡出来的米会泛*,故有“角黍包金,香蒲切玉”之句,就是形容“碱水粽”外观的。草木灰的种类多样,有使用艾草灰的,也有采用稻柴灰的,这样煮出来的粽子口味清爽,软糯适口。

广东人就地取材自制了一种“碱沙”。他们把山蕉豆枝或*花苺烧成灰,再以水浸透,熬制成碱,如果熬制得浓稠些,就是“碱沙”,熬制得稀薄些,则称为“碱水”。做粽子采用浓度高的“碱沙”,制成之后光润晶莹,独有一股碱水粽的清香。

有些品类的粽子还带有特殊的文化意蕴,它不仅盛行于街头巷尾,在宫廷御膳中也能见到它的身影。《南史》中存有齐明帝吃“裹蒸粽”的节俭事迹:“太官进御食,有裹蒸,帝十字画之,曰:‘可四片破之,余充晚食。’”其制法是把糖和糯米混合,再加入香药、松子等,取笋壳包裹蒸熟,因此得名“裹蒸”。齐明帝节俭,把裹蒸分为四份,吃不完的部分留作晚饭,让“裹蒸粽”在美味之外与俭省节约有了关联。

食粽佐糖十分普遍,即使有时候粽馅里已经有甜味食材,还要配上蜂蜜、蔗糖或饴糖同食,且多有把他物错当糖蘸食的记载:“听讼饥,家人供角黍,且判且啖,少顷,髭颐尽赤,蓋误硃为饴糖,笔筯交下不能复辨也。”此为清朝江苏巡抚徐士林事迹。即使到了吃饭的时间,徐士林也不愿意停止审案。家人给他提供粽子暂且充饥,大抵也是剥好叶子的,可以直接蘸糖食用。但他听理诉讼太过于专心,以至于把判案蘸毛笔用的朱墨当作是糖蘸食,胡须都被朱砂染红了。此外,明代江苏太仓文学家张溥、清初天津人朱承命都有相似的把墨汁当作蘸粽饴糖的经历。

总体看来,这类在吃粽的时候佐糖误蘸的故事,起初可能是确有其事,毕竟食粽和用墨都极为常见。后来有人由此得到启发,假借其事表现人物的勤勉,甚至有类型化的趋势。虽然其真实性有待考证,但是却给食粽配糖提供了佐证,也让粽子与努力不懈的优良品质有了联系。

粽子除了展叶即食,还可以油煎食:“白糯米蒸熟,和白糖拌匀。以竹叶裹小角儿。再蒸。或用馅。蒸熟即好吃矣,如剥出油煎,则仙人之食矣。”

这里提到油煎的粽子是经过二次加工的。先把糯米蒸熟,再掺入白糖,然后用竹叶包裹再次蒸制。经过两蒸的粽子已经烂熟,此时入口绵软细腻,米的颗粒感消失,会有一种类似年糕的质感。如果剥叶取粽,起锅热油,煎至两面金*外酥里嫩之时再食,便容易发出“此物之应天上有”之叹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古代的各色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