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子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巍巍昆仑华夏之祖,探寻中华文明之根,讲述
TUhjnbcbe - 2023/10/7 17:33:00

中华民族之形成,多元芸萃。其中古老的华夏族,就植根于大西北,*系昆仓山。“昆仑”一词,是古代于阗语的音译,意译成汉语就是“南”。所谓“昆仑山”也就是“南山”。它西起万山之祖的葱岭(今帕米尔高原),呈西北一东南走向,山脉的序列是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秦岭,巍峨廷拔,雄伟婉蜒,横恒数千里最后至秦岭的诸峰之一—终南山而告终。其实,“昆仑山”在华夏丰厚文化积淀的深层之中,它不仅是纯自然形态的山体,而是已具有深邃人文意识的神山、圣峰,它是华夏民族发祥地的庄严宏伟的辉煌象征。

昆仑山麓

在中国,从古至今一直流传着的神话传说,可分为两大系统:一是有关中华民族起源的昆仑神话系;二是有关中国道教起源的蓬莱仙话系(也叫做亚神话系)。而后者为了抬高道教的地位,常常采取“拿来主义”,硬把昆仑神话中的故事加以道数的规范,将昆仑神话中的诸神列入仙班。今日,占据世界总人口五分之一的汉族人,甚至包括中国的许多少数民族,异口同心地共称自身是炎*子孙。传说中,炎帝是以农神、药神、火神和太阳神活跃于天界而造福人类的。

蓬莱仙境

炎帝之妻名叫听沃,乃是赤水氏之女,而赤水氏族正是因为位居在昆仑山一带赤水(据岑仲勉考证:赤水就是今天和田河)之旁而得名。炎帝的两师名叫赤松子,他也居住在昆仑山上西王母石室的附近。炎帝的少女名桑,她又追随赤松到昆仑山上去学道(《搜神记》)。据《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有氐人之国,人面鱼身。炎帝之孙名日灵恕,灵熬生氏人,是能上下于天”。氐人,就西羌系中最为古老而文化水平最高的一支,通称氐羌。其实,氐羌人就是炎帝系的后裔,炎帝一族兴于姜水,故得姜姓。古时姜、羌通用。在游牧时代,女曰姜,男曰羌。炎*之战,炎败*胜,炎帝之族除统一于*帝族之外,乃向四荒流离,沦为戎狄夷蛮。想心灵恝乃此后率部西来。

昆仑山麓秋景

尧帝时,“窜三苗于三危(在今敦煌附近)”(《尚书.尧典》)。三苗人又称九黎,起于荆楚之地,为苗蛮系之相源。他们与华夏、东夷混融之后,部分迁徙西南地区,其分支流脉又转移到西北地区,而与西羌人合流。接着他们又向西挺进昆仑山主脉的北麓,再与游牧在那里的氐人汇合而混融土著,统称之为氏羌,乃封疆划域,定邦开国。据《汉书·西域传》记载:从先秦至西汉,在西域三十六国里,分布在昆仓山北麗的有十六国,其中的蜡羌、西夜、子合、无雷、依耐、蒲犁等均为以氐羌为主体而建立的国家。其周边诸国,也还有不少分散的氐羌部落。

炎帝的第六代玄孙,有一个名叫共工。他就是与蚩尤大战怒触“不周之山”的那个共工。而这个“不周之山”,正是连接熬岭的昆仑山的主干脉。据《山海经》所记:“华山西七千七百六十七里,不周山”。井解释说,因山形有缺不周匝处而得名。葱岭,状若半环,外若半规中为墟地,古称昆仑之墟。其实,今天人们所见到的昆仑山正是如此,它西起帕米尔高原,环绕塔里木盆地南缘,东延向南凸出成弧形大半个圆规状态。

俯瞰昆仑

*帝在中国神活里,是主宰宇宙的中央大帝,其地位与希腊神话里的宙斯,罗马神话的朱匹忒相同。在他一颗头颅上生长出四张脸,时刻注视着四方。当他平定四方纷争之后,终于使天界诸神有序,地界人臣安份,各守其位,各尽其职。据《山海经·海内西经》记载:“海内昆仑之墟,在西北,帝之下都”。因此,*帝娶的妻子,也自然是世居昆仑山一带的大旺族西陵氏之女,她名叫螺祖(又作雷祖)。历代相传,她就是第一个发明种桑养蚕、开创中国纺织业的女始祖。那么,*帝的下都景观如何呢?“昆仑之墟,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面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而都城之四周遍布着人们吃了可以长生不死的奇花异果和神通广大的珍怪兽。其实,*帝之都城,根本就没有上都与下都之分,而只有坐落在昆仑之墟的这一个。

昆仑sahnlu山水一色

这与希腊神话里,以主神宙斯为首的诸神都住在奥林匹斯山上一样,中国神话里,以*帝为首的“百神之所在”也就都在昆仑山上。因为在初民们的意识里:山,特别是高大而神秘的山,它们是从人间通向天国的唯一途径。正因如此,在后来的典籍艾献里,才出现了*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于昆仑之丘”《庄子·天地篇》等传述。

昆仑晚景

炎帝姜姓,*帝姬姓。而建立夏、禹周三朝的夏人、商人、周人早在炎*时期就出现了,至尧舜时期发展成三大望族。周人的始祖母姜乃炎帝之裔,周人的始祖父后稷乃*帝之裔,这说明周人乃炎*二系的混成体。在《山海经·西山经》里:“昆仑之丘,实惟帝(*帝)之下都。一段话之前,有着这样的记述:“南望昆仑,其光熊熊,其气**。西临大泽,后稷所潜也;其中多玉……”。从其地貌和特产来看,周人的始祖后稷曾在今天的和田地区一带居住过。当时他们自称“夏人”,正因如此,和田地区在上古时代才有“大夏”之称。

玄奘在《大唐西域记》里墨萨旦那(古称于闻,今称和田)条,留下了一个“惟此一国貌不甚胡,颇类华夏”的干古之谜。看来,这个谜底应该是周人在此居住时,已和周边民族发生过混融,周人东迁又有一部分留下来继续混融的结果。那么,周人为什么西迁至此?又为什么要东迁呢?据《国语·周语上》记载:“昔我先世后稷,以服事虞(舜)、夏(禹)。及夏之衰也,弃稷弗务;我先王不窟,用失其官,而自窜于戎狄之间。”这就是周人西迁的因由。至于说为什么要迁到昆仑山北麓来,而是因为这里已经居住着与周人有着亲密血缘关系的羌人。甚至有的学者认为,周人的祖先就是羌人中分比出来的一支。周人的西迁并非只占据相当于今日和田一地,他们凭借氐羌人的合作,其权势已经覆盖了整个昆仑山北麓。

昆仑山北麓高速路

自炎*至夏、商,昆仑山北麓始终是以华夏系的分支羌人为主体的,周人西迁之后,由于他们文明程度较高,治理有方,引得众氐羌来服之故也。而周人的东迁,纯属被迫而为之。当时,由印欧语系的塞人把握有青铜器文化的优势,涌进了昆仑山北麓,乃与氏羌人混融。壮大了西王田国,取代了周人的统治地位,使其辖境西起葱岭,东至若羌,其势力所及,远达中亚一带和中国的河西走廊地区。周人东迁之后,又与同族会合,开始活动于泾、渭上游一带,历经与戎狄斗争多次迁栖,最后才在渭水中下游岐山周原一带扎下根来。商末乃兴,成为商朝的诸侯之邦,至文王始称西伯(西部诸侯之长),作禾虽,为灭商,而创建西周王朝。

巍巍昆仑

其权力由西向东,由北向南,取代了商朝的一统天下。周人的东迁,他们不仅带走了有关昆仑山北麓以及塔里木盆地周缘的历史地理知识,也带走了属于昆仑神活系的原始传说,又凭借*权力量把这些传说和知识逐步普及到整个神州大地。正因如此,后来才会在《禹贡》、《庄子》、《管子》、《尚书》、《诗经》、《楚辞》、《逸周书》;《山海经》、《竹书纪年》、《穆天子传》等先秦典籍文献中,出现了较多关于古西域历史地理风貌等颇为真切而重要的描述,特别是关于华夏起源的昆仑神话,那最为原始的传况所作的古朴片断的记录,尤为珍贵至极。而这一切作为,足可鉴证:华夏之人*系昆仑,世世代代永不忘本。

昆仑山秋色
1
查看完整版本: 巍巍昆仑华夏之祖,探寻中华文明之根,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