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一样,读书的时候一门心思读书,好成绩是唯一的目标。踏入社会后,却突然迷失了方向,没了目标。
工作时毫无激情,每天都在问自己,“我在干什么?我为什么要做这些?”生活枯燥无聊又毫无意义。
如果不是为了生计,或许一分钟都待不下去。
但虽然在工作,又确实很难稳定在一个工作岗位上,不停地尝试,希冀能找到一个身心安处。可现实中,有些人一辈子也无法找到。
我觉着自己很幸运,漫无目的地游荡了几年后,邂逅了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和梁晓声的《读书是最对得起付出的一件事》。
他们都在书中探讨了人生的意义。文字不同,但意思差不多:人生的意义在于贡献,为他人做贡献,为社会做贡献。
韦唯有一首歌《爱的奉献》里这么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假大空?真不是。
01为什么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
阿德勒认为人生面临三大问题:职业、社会与性,三者互相影响和制约。
如果一个人,工作不顺,没有什么朋友,也没有爱人,那么可以想见他不会觉着生活很愉快。
他可能会觉着生活很艰难,自己总是倒霉透顶,进而将自己包裹起来,他的生命空间变得越来越狭窄。
当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自己。
近几年,越来越喜欢一个人呆着。
很少和朋友聚会,朋友事业都比较好,大家一起出去,消费不到一块儿,老让别人迁就的感觉并不好,对她们来说,总要小心翼翼,也是一种负担吧!
也不爱回家,家人除了问工资、催结婚,似乎没有其他话与你说。
别人给介绍相亲对象更是不见就直接拒绝,在自己事业不定、心智不成熟的情况下,总觉着谈恋爱是在拖累别人。
说到这些,总会想起《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里,松子写的那8个字: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对于这类人,阿德勒说他们像在传递这样一种观念:
“生活即意味着保护自己免受伤害,把自己圈起来,全身而退。”
相反,如果一个人,事业有成,朋友众多,且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婚姻,那么她想必对生活充满激情,认为处处都是机遇,生活也没有什么不能闯过的难关。
他们在面对挫折时的勇气所传达的则是:
“生活就是对人的兴趣,就是成为整体中的一份子,将我的力量贡献出来,谋求人类的福祉。”
人是群居动物,一个人难以生存下去;人是感情动物,需要情感交流;而人要生存,需要繁衍不息。
而这一切都需要他人的合作。
那些拒绝合作的人,最后都会得到一个判词:
“你一无是处,没有人需要你,走开!”
阿德勒说,“生命,就意味着做出贡献。”
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