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东北大米好吃,肯定会有南方网友反对。昨天就有这么一个江苏朋友说他吃了传说中的东北大米,但一点也不好吃,没有饭味儿!
我问他多少钱一斤买的?回答是两元五角一公斤。
我的判断是,他买到了被机器抛光后的陈年老米,这种机器很厉害,哪怕是变了颜色的米,倒进机器中走一遍,马上就会变得晶莹剔透了。这样的大米不好吃也就可以理解了。加上大米的运输成本局限,导致单价提高,网购的快递成本更是不用多说,所以,每克的当年新米价格肯定是要超过3元的,如果是水库水或者松花江水灌溉的稻田出产,那价格超过4元或者5元也不是问题。
东北稻田东北大米的确是好吃,记得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中,开篇既提及了黑龙江省的五常大米(与吉林省的榆树市、舒兰市相邻)是中国最棒的大米。至于其口感究竟如何,全看南方的网友们的亲身体验了,价格呢肯定是不便宜,纯正的五常大米能达到7元一斤!可是市面上号称是五常大米的冒牌货的年销量很高,经常会达到原产地年产量的数倍甚至十几倍!
和绝大多数南方稻米相比,东北大米主要有两个优势。
一是生长周期的优势。
因为气温问题,东北大米每年只有一季,所以,以吉林水稻种植时间为例,每年五一之前就可基本插完秧,一直到国庆节之后收割,其生长周期可以达到5个月以上。不要小瞧这一点点时间差距,黑龙江和吉林省可是有黑土地的土壤优势(辽宁盘锦大米也是很棒的),这个不可替代的加成作用,就造就了东北大米优异的口感和惊人的亩产量。
东北的稻花香大米至于土壤优势就很容易理解了。
清太宗皇太极改国号为清的第二年(年),清政府为了保护“龙兴之地”的自然资源,启动了著名的“柳条边”工程,历时43年完工。也就是直到康熙二十年,才终于建设完成了全长公里的柳条长城。说他是长城也不为过,这算是一条具有战略防御意义的边界线。内蒙古人你就在对面好好的放牧你的牛羊,关内的人口呢,你也别想来这里找黄金、挖人参、开荒种地。如果你过了界,后果自负。
柳条边旧址柳条边共有边门二十多座,边台接近座,比如男篮cba联赛中的九台东北虎队”的赞助城市九台区(原九台市),就是隶属吉林境内的4个边门中的第9个边台的所在地,因当地人口较多,康熙北巡来到过这里,所以就以九台为名了。
不过也不是说就没人能在东北种地,“官庄”可以授权给一些人口以耕种的权利,但其数量不多。据《吉林地方志》中记载:“九台这五处官庄为清吴三桂后裔,曾拨于此地为农。每人配牛一头,地十五垧,年纳租额一石五斗”。您瞧,原来美味的东北大米还有吴三桂子孙们的功劳呢~官庄可以授权给一些人口以耕种的权利,但其数量有限。
吴三桂类似的工程还有所谓的“围场”,其中“盛京围场”(辽宁)和“吉林围场”的占地范围基本涵盖了东北三省的大部分地区。政府设置了“打牲乌拉总管衙门”,用以管理这些围场。位于吉林省吉林市的乌拉古镇,就是这个衙门的旧址,其职能为管理贡山、贡江、贡田,所有出产(所有品类的东北特产),都择优按照政府的要求送到北京的皇宫,供应给大内使用。
每年向位于北京的皇宫大内进贡诸如大米、蜂蜜、人参、鹿茸、东珠、鳇鱼、松子等东北特产。其中黑龙江五常和吉林梅河口都有贡田耕种,出产皇家专用的贡米。要说到贡田,那可就厉害了,这些耕地出产的大米品质极为出色!因为其土壤属于腐殖黑土,土质极度肥沃,其中富含足够多的氮、磷、钾等多种矿物元素,最适合农作物生长。所以当下东北贡米的价格就吓人了,每克能达到几十元的天价。
柳河围场旧址这就是东北大米的第二个优势,土壤优势。上面提到的柳条边工程,假设有些施工地段是黑土地,那就容易了很多。只需把柳条插进黑土,稍浇一些水,其不但能够存活,还会成长为树木!
当然,我们当然不能把土地的肥沃程度作为考量农作物品质的唯一的条件,因为气候、日照、海拔等等生长因素的不同,才有了各种独一无二的地方代表特产。如宁夏的红枸杞、青海的黑枸杞、新疆的葡萄哈密瓜、云南的鲜花烟叶玛咖、四川的麻椒辣椒、广东的柑橘荔枝,都是因其在日照、阳光、海拔等方面具备其他产地不具备的条件使然。
可以这样理解,经过多年的禁猎禁耕政策的施行,很好地保持了东三省的水土原始条件,避免大量土地被过度的耕种,其土地的地力和肥沃程度远非山海关以内的省份可比,其中又以吉林和黑龙江二省最优。加之东北水稻的耕、种、收的周期是一年一季,生长期达到天以上,所以大米的口感优于南方的2-3季稻也就正常了。
东北大米饭